隨著李邦華,范景文等人的回歸,孫傳庭終于長舒了一口氣,連日的忙碌,讓他簡直透不過氣來。
有了這些大臣們的回歸,各項政事也是處理的漂漂亮亮,整個北方的經濟,都在慢慢的恢復。
而李勝的壓力,自然也是小了太多,政事他基本上不過問,但是軍事,卻會緊緊的掌握在自己手里。
擁有了整個北方以后,關于軍隊的建制,肯定也會有所改變。
營不變,但是在營之上,建立了路,五營,為一路,每路設指揮使一名,品級正二品,設副指揮使一名,品級從二品,設路參謀長一名,品級正三品。
另外關于每營,也將做出改變,參照后世,設立步,馬,炮,工程,輜重,醫療等兵種。
其中每營設步兵千戶所七個,騎兵千戶所,炮兵千戶所各一個。
而工程,輜重,醫療將統一到一個千戶所里去。
而且親衛一營,二營也將脫離常規編制,更名為禁衛營,主要負責的便是皇城的護衛,相當于以往的禁軍。
而一營二營的編制也不會取消,六營也將重新組建。
不過這次不會在民間招募,因為吳三桂的關寧軍,高第的山海關軍,以及唐通麾下和投降過來的順軍精銳數量并不小,都將選拔以后編入鎮海軍。
其中一營,二營將編為以關寧軍為主的騎兵營,當然,兩營將跟吳三桂沒有丁點關系。
為了避嫌,吳三桂將被任命為六營營長,高第,唐通兩人將是一二營的副營長,至于營長人選,李勝還沒有定。
武職大概就是這些,文職將沒有任何變化。
而眾將領們期待已久的爵位,當然不會缺席。
要說這里面最幸運的,恐怕就只有高順了。
因為除了高順,最高的爵位,也就只是個伯爵而已。
當然,所有的名義仍然是以大明的名義進行的,李勝雖然統一了北方,可是在名義上,仍是明臣。
六月中旬清晨,太和殿內,李勝坐于龍椅下方,俯瞰著殿外廣場上的文武眾臣。
“老張,讓他們都進來吧,站那么遠,看的看不清。”
李勝有些皺眉。
“監國,這樣有違祖制…”
沒等張近喜說完,李勝便打斷道。
“祖個鬼,本王又不是他朱家的子孫,去,讓他們進來!”
張近喜愕然,這話說的簡直沒毛病,于是點了點頭,下去吩咐去了,沒一會,文臣以孫傳庭為首,武將以董大力為首,朝著殿內有序而來。
李勝滿意的點了點頭,他認為電視劇拍的雖然很假,但是里面上朝的樣子還是可以借鑒的。
三呼千歲以后,又閑扯了一陣,李勝揮了揮手,張近喜從一旁的小宦官手里接過一卷厚重的圣旨,清了清嗓子。
底下眾將心里多少有些激動,紛紛睜大了眼看著臺上。
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是自崇禎十五年開始便跟隨李勝的,這些人經歷過數次大戰,惡戰。
從一個小小的鎮海堡發展到如今入主京師,他們的貢獻也是巨大的。
這份榮譽,也是他們應得的。
同時,李勝這么做,也是為了刺激金陵小朝廷,小皇帝的表情,應該很刺激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