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年紀輕輕,而這些士子們的年齡大多都在三十至五十之間。
能夠有資格參加科舉的,那至少都是舉人,在大明,是擁有擔任低級官員的資格的。
而根據孫傳庭統計出來的名單,這一次的科舉人數達到了六千余人,乃是歷年之最。
而其中大部分人,更是滯留京師已久,遭罪不少。
李勝與他們交流一通發現,這些讀書人最感興趣的,居然是鎮海軍殺虜的故事,央求著李勝將給他們聽聽。
于是李勝便挑了一些經典的戰事說給了他們聽,從崇禎十五年末,一直講到剛剛結束的寧武關大戰,雖然是精簡了不少,士子們聽的也是津津有味,激憤不已。
其中好些個北方士子,一邊聽,一面擦拭淚水,他們這十幾年來,深受韃子的禍亂,這是那些當故事聽的南方士子們不能體會到的。
他們對于韃子們的仇恨,那也是到了極點!
現場對于韃子更是怒罵聲一片,可一道不一樣的聲音,吸引了李勝的注意力。
“韃子可恨,那是因為咱們勢弱,天災人禍不斷,他們才有了可乘之機!
而且韃子比咱們更加重視火器,這也是咱們受辱的原因所在!
遼王監國大力推崇火器,善待百姓,這才將韃子擊潰,往后百年,韃子都不再成為咱們的威脅!”
尋聲望去,赫然是之前舉報掌柜泄露考題的楊廷鑒。
此人的見識還是不錯的,李勝不由的多看了兩眼。
這時,大批禁衛軍涌入,押進來了十幾名官員,董大力也跟了進來,看著跪在地上的麾下兵丁,又是生氣,又是尷尬。
他們一進來,士子們瞬間安靜了下來,禁衛軍乃是百戰之師,散發出的氣勢瞬間與血腥氣,瞬間讓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士子們不敢說話。
李勝走了出來,看著跪了一地的官員,這里面,只有一人他還有些印象,吏部右侍郎項煜,在朝會之時,見過幾面。
這些人被打的遍體鱗傷,看來王得仁這貨下手不輕。
可這項煜,渾身上下完好無損,倒是讓李勝有些奇怪。
王得仁看出了李勝的疑惑,探上去小聲說了幾句,李勝這才明白。
王得仁出去以后,順藤摸瓜,先是將各定點客棧的掌柜給控制住,而后將吏部主事孫志望給抓了起來,一番拷打之后,很快就將禮部郎中周智供了出來,最后便是這吏部右侍郎項煜。
王得仁抓了項煜以后,一開始是死鴨子嘴硬,后來一看見王得仁手中的刑具后,立馬就服軟了,竹筒倒豆子,一股腦的全招了。
說著,王得仁恭敬的遞給了李勝一疊白紙,上面記錄著這些人供詞。
李勝看完,無奈的搖了搖頭,看著項煜等人說道。
“上面所寫,可有虛構?”
“監國饒命啊監國,臣等一時糊涂,還請監國饒命。”
“是啊監國,餉銀已經一年多未發了,臣等也是被逼無奈啊監國。”
“監國明鑒,臣對他們干的事真的是一概不知啊監國,求監國饒命啊。”
十幾人紛紛求饒,李勝冷哼一聲。
“糊涂,無餉,不知情!這便是你們貪腐的理由?”
“呵呵,項煜你恐怕應該清楚,給你們補餉本王在朝會上已經說了數次了,用不了幾日,便會發下來。
而且以后的俸祿,也已經做出了調整,對比太祖,本王給你們開出的俸祿,你們簡直睡著都該笑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