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若是沒記錯的話,歷史上的西方工業革命,應該是分兩次,第一次工業革命大概的時間應該是十八世紀六十年代左右。
也就是1760年左右,那個時候西方已經開始大轉變了,可咱們歷史上的辮子國還在以天朝上國自居,完全沒有察覺到自己開始與世界脫軌。
最后淪為了列強們的后花園,自動atm,簡直是奇恥大辱。
而現在,大夏的工業革命足足比他們提前了一百多年,而且其中有很多行業,本身就已經是處于世界的領先地位,李勝很有信心,讓歷史對換一下,讓那些人也感受感受被奴役的滋味。
宋應星聽后沒有半點的推辭與不滿,臉上更是直接掛上了笑容,直接答應了。
若是沒有接觸到這些還好,可是當他接觸到李勝給他帶來的這些新鮮事物以后,宋應星就感覺自己前面的五十年時間都是白活了一樣。
而往后的日子,一日不上手,更是覺得心里癢癢,為此,他甚至已經好久沒有回過家了。
若是李勝正打算讓他歸隱,恐怕才是真的病入膏肓了。
宋應星答應完以后,心情舒暢的更是不行,甚至直接跪了下來給李勝行了一個大禮。
李勝連忙將其扶起,說實話,李勝這樣安排心里還是有些愧疚的,這個任務并不輕松,而宋應星更是很有可能因為此早于歷史上的時間去世。
而現如今整個大夏,這方面的人才還是非常少的,其中的翹楚更是非宋應星不可,而他那些徒弟,雖然個個十分聰慧,可畢竟還是個半吊子,沒有宋應星主持,李勝還是很不放心的。
“陛下,臣可否看看您說的鐵軌?”
宋應星可沒想那么多,他的整個身心都已經整個投入到了這個事業當中,腦子里面想的,也全是這方面的事。
果然每個科學狂人幾乎想的都一樣,李勝看著宋應星如此急切的樣子,擺了擺手,很快便有人抬著一根鋼材走了過來,宋應星也不管君前失儀了,直接迎了上去,仔細的打量起了這根軌道。
“陛下,您帶來的這個軌道,比起臣等之前特意煉制出來的,還要上乘啊!”
宋應星撫摸著鐵軌,還扯過趙日昇手中的扳手不斷的敲擊著鐵軌,發出的清脆聲,讓他不由得感嘆起來。
不過有一點讓他很是疑惑,這軌道有明顯的使用痕跡啊,可是在大夏,除了研究所里有車頭,其他地方肯定是沒有的。
雖然有不少疑惑,可是他不傻,并沒有問出來,皇帝不說,自然有他的道理。
“嗯,這種材質做的軌道韌性和硬度共存,是制作軌道的不二之選,只是這種材料實在是來之不易,朕打算鋪一條直達天津衛的鐵路。”
材料確實難得,這根鐵軌便是李勝在空間里仈出來的,后世的鐵軌,材料自然是很好,不過數量很少,李勝計算了一下,勉勉強強鋪到天津衛港口時沒有多大問題的。
不過李勝在空間里書中得知了這種鐵軌的制作方法,李勝打算翻譯一下,交給宋應星他們去研究,若是能夠成功,至少鐵軌這個問題是解決了。
而車廂的制作相對就沒有那么難了,李勝相信,有了這條鐵路后,天津衛港口的發展絕對會再上數個臺階,成為大夏甚至是天下最大最繁忙的港口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宋應星拿著李勝給他的制作方法,如獲至寶一樣,拿著紙叫上趙日昇朝著李勝施禮后,就打算朝著實驗室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