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由元素構成。
這種論點最古早的提出者,并非是施法者們。魔力轉變以全萬物過于輕易,讓古代的施法者們忽視了某些底層的邏輯,而囿于表觀。相反,癡迷于煉金的那些學者們,反而更加清楚地認知到看似混亂之下某些迷離的聯系。
雖然那個年代的施法者們算是比較死板,魔法塔的存在讓自然的學術交流變得頗為珍貴。但是,只要作為一名學者,只要還在追究世界的本質,那么任何可能正確的道路,自然有人會去刨根問底。
當參與驗證的基數足夠龐大,其可信度就會攀升。當驗證結果指向同一答案,其正確性就會拔高。只要幾個時代下來,沒有證偽的依據,我們就還能相信并利用這一結論。這便是公理。
“而最初準確提出這條公理的人是......凡妮莎·錢德勒小姐,你來回答。”
昏暗的講堂內,回蕩著嘶啞的聲音,讓人毛骨悚然。即使這里落座不少,但依舊抵擋不住這陰森的氣氛。特別是講堂足夠大時,那些角落里空無一人的座位,總能隱約飄散出不妙的感覺。
這可不是常態。
雖然學院里有不少隱秘的角落,但再怎么說,傳授寶貴知識的地方,不至于布置地如此讓人不安。雖然廣袤世間無奇不有,審美標準千奇百怪,可到底大講堂這種地方,還是嚴肅正經一些地好——畢竟又沒到幽魂日那天,除了夜行性種族,除個別存在外,誰樂意待在這種背后發毛的環境里。
平日里的大講堂可亮堂極了,就算是訪客稀少時,也是充斥讓人安心的感覺。
今日的陰沉,很大一部分原因得歸功于落地窗外那烏云密布的天空,以及那充滿水元素的世界。
暴雨間斷下了幾天了,但那云層毫無變薄的跡象。潮濕的空氣,讓肺部異常沉悶,仿佛能讓人窒息。樹木搖曳,雖然在講堂里聽不見外界的嘈雜,但那被狂風刮動晃蕩的影子,訴說著它們的凄慘。
心情是不會好的,怎么也好不起來。
至于另一部分原因......于某些人而言,可能占比要比前者還要大。
畢竟,作為一名純粹的人類,要在密閉的空間內,與一只......一位強大的失心魔相處,這可不算是小小的挑戰。
簡直糟糕透頂好吧。
后排靠窗的一角,一名棕紅色頭發的女孩,正盯著屋檐低落的水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如今忽然被那仿佛出現在腦子里的嘶鳴喚醒,簡直就是見著惡靈了,比做噩夢還要糟糕。
“是,是的......”凡妮莎捂著腦袋,滿臉難受地站起身來,“這句話被廣泛傳播的原因,根據魔法史的部分書籍記載,是因為《奧術與自然哲學》這本書,而這本書的作者,作者......”
是嚯,這破書的作者是那個誰誰來著?
完蛋,明明昨天晚上看了一夜的資料,哪里見過這啥作者。應對今天的提問,不全是做白工了?
凡妮莎很疲倦,凡妮莎很惱火,奇妙的平衡達成了,真不錯。
“謝爾頓·杜勒先生,你來回答。”
“這本書,誰知道這本書哪個家伙寫的啊。”另一角,一位也是迷糊的男生站起來,思索半晌,惱羞成怒地草率回答。
嘎達......
那位帶教似乎拍了拍手?
“不錯,這本書的作者到現在也沒查清楚,杜勒先生的回答沒有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