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容錚處理好野雞野兔,還有山羊,統一放到背簍后就去村口,村子離鎮上遠,走路要兩小時,大多數人早上選擇到村口坐牛車。
這年頭牛金貴,整個村只有兩戶有牛車,一戶是村長家,一戶是葉族老家。
至于地主家,用的是馬車。所謂牛車也很簡陋,就是一頭牛拉著的板車,上面坐十來個人,一人收三文錢。
晚上牛車也會在特定地點等人,時間差不多就又載著人從鎮子回村。
今天只有村長兒子駕的牛車等在村口,容錚上車前給了三文錢,找了個空位就坐下。
車上其他人看到容錚都面露驚訝,村里就那么大點,幾乎所有人對容錚家里的變故一清二楚,再加上容錚曾經是村里難得的讀書人,關注度自然就更多一些。
最近村里傳聞他每天清早地里鋤地,下午往山上打獵,一改往日喝酒消沉的畫風呢。
現在看到人家儀表堂堂地背著個背簍,上面還裝了獵物,不禁刮目相看,打量的目光就多了起來。
容錚倒是不在意,大方坐著,任人觀摩,遇到眼熟的長輩,還禮貌打招呼,叔呀嬸子呀地叫著。
村長的兒子叫葉天宇,高高大大的,坐在駕牛車的位置,是一個非常健談的人。
“容錚呀,一個多月沒見你去鎮上了,看你這背簍收獲滿滿啊!”
“天宇哥,我這一個月都在學習打獵,哎,這行當入門難,以前讀書都沒碰過,一個多月了這才打到一些,希望能勉強糊口吧。”
容錚唉聲嘆氣,趁機給他們留下自己打獵很菜的印象,免得惹人懷疑。
實質,因為有練武底子的加持,他打到的獵物比背簍的多兩倍。
考慮到一個從沒做過重活的讀書人,不可能短短一個月就收獲頗豐,他只能了帶一小部分獵物去賣,剩下的養著。
"剛開始嘛,這收獲很可以了。"葉天宇安慰一番。
二人聊了一陣,車上的叔叔嬸嬸也搭了幾句話,交談間,牛車就抵達鎮上了。
相比起窮困的村莊,來元鎮還算繁華,街道旁店鋪林立,錢莊,酒樓,飯館,成衣店,鐵匠鋪,書肆,茶樓,米糧鋪,胭脂水粉閣,數不勝數,令人眼花繚亂。
店鋪門口還有排列整齊的小地攤,沿街叫賣,熱鬧非凡。
容錚是滿意這充滿生活氣息的氛圍的,他記憶中聽原主的爹提過,野物要賣到大飯館才能得價錢,若是賣不出,就考慮到主街的小攤位叫賣。
他憑記憶直奔主街中心的悅鳳樓,那是鎮子最大的飯館,往里面一瞥,坐滿了客人,嘈嘈雜雜的。
他先找小二詢問,那小二一聽是山貨,喊來掌柜交涉,李掌柜看了這些野物都很不錯,能來他們悅鳳樓吃飯的都舍得吃,尤其愛吃山中野物,就全收了,兩只野兔,兩只野雞,一只山羊,總共給了八兩。
他收了錢,道了謝就準備走。
李掌柜叫住他,“以后獵到好東西都可以往這里送,多多都收,放心,價格公道。”
他這是見容錚生面口,做交易也不廢話,對容錚印象不錯,認為可以長期合作。
容錚欣然同意,有地方統一收,可比擺攤省事多了。
拿著掙到的錢,他準備先到餛飩面鋪吃個早餐,今天還沒吃呢,現在這會已經感覺肚子里空空如也了。
早上起太早,都懶得自己做了,反正到鎮子上,可得試試這里的吃食。
找了間人多的攤子,不知哪里值得一試,就往人多的湊總不會錯。
看著熱騰騰的餛飩面,食欲大開,餛飩皮薄肉多,還是個良心店家,難怪那么多人擁擠在這等。
飽餐一頓后,他沿著主街一路往前走,路過一家包子店,倒是可以買幾個包子中午吃,也給葉云他們帶。
“老板娘,拿六個肉包子。”
“肉包子兩文錢一個,六個十二文錢。”老板娘麻利地用油紙包好遞過來。
容錚給了十二文錢,將包子放背簍,繼續往前,他走進米糧店,買了五斤白米,他實在吃不慣糙米摻著白米的飯食。
糙米便宜很多,鄉村的人為了節約,基本都是摻在一起煮,原主家也是這樣,他吃了一個月,可吃怕了。
買完米,接著轉身去了隔壁雜貨鋪,將鹽、干辣椒、香葉等調料一一買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