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吧,主要看小辰喜歡做什么,想去考科舉,到時就去考,不想的話,就去做其他的事。無論是讀書,還是練武,都只是讓他未來有更多選擇。”
葉云覺得容錚考慮十分周到。
又聽容錚繼續說:“目前我先在家教他基本認字,你也得學,家里采購什么的,小管家可得執掌賬簿大權。更重要的,你不是對藥草治病感興趣嗎?那肯定得識字。”
葉云臉一紅,“你怎么知道我......”
“我聽葉大夫提的,你偷偷賣藥草給他,他說教過你基本把脈、看病癥,說你很聰明,而且你也有興趣不是?”
說實話,容錚是佩服葉云的,年紀小時就要照顧著年幼的弟弟,每天要給葉大伯家干那么多活,時不時還要挨打,但仍不放棄尋求另外的出路,伺機而動。
看起來柔弱的人,卻如此堅韌。
“可醫館不收哥兒。”葉云聲音低落,他高興于容錚在意他想學醫的想法,能教他識字,可自己學來有什么用呢。
當今圣上登基后,娶了一位哥兒做君后,推行了一些法令來改善哥兒地位,比如招工時不得區別對待、允許經商、允許讀書等等。
哥兒的地位有所改善,他們能到學堂識字,只是很少人能去,一來讀書是很費錢的事,所以只有大戶人家才能供得起哥兒讀書認字,二來一些迂腐的學堂與夫子不愿接納。
現在少數世家甚至會娶哥兒作為當家主君,名門望族出身的哥兒呢,有些能到書院做夫子等工作,但是為數不多。
偏見依然無所不在,束縛著哥兒的行為,讓他們寸步難行。大多數人還是覺得他們出來做事是拋頭露面,覺得他們就該在家中操持,伺候好夫君,因此很多行業在有意無意地排斥他們。
想一下子改變周圍人固有的認知,它確實難于登天,但當一個人、兩個人、無數個人,不斷地前赴后繼,那就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容錚拉過葉云的手,注視著他的眼睛,認真道:“阿云,你知道嗎?其實,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心懷希望地去做你感興趣的事,我會一直陪著你的。有時,星星之火也可以燎原。”
他說這番話,并不是期望葉云做什么變革的前行者,只是簡單地想他能做自己熱愛的事。
葉云抬眸定定地看著容錚:“我若學醫藥,可能就沒有時間好好操持家中的事,你不會覺得我不是個好夫郎嗎?”
“當然不會,你若喜歡學醫便去學,你若喜歡操持家中的事就去做,我只想你過得舒心。”
世俗的枷鎖對哥兒而言,已經足夠多了,作為他的夫君,他不會再給葉云增加多一道束縛。
那一刻,葉云眼眸亮如星辰,他覺得容錚是如此的特別,那種特別他說不清楚是什么,但并不妨礙他的心對容錚更歡喜了。
實際上,那是思想觀念的與眾不同,畢竟容錚來自現代。
注意到夫郎愛慕的眼神,容錚可激動了。
葉云愿意嫁給他,很大程度是形勢所迫,或許是有喜歡的,但主要原因是想擺脫之前被壓迫的日子,這是無可厚非的。
容錚一直希望,夫郎能打心底里喜歡他,而不是迫于對社會地位的屈從,對他低眉順眼。
他渴望彼此間平等的夫夫關系,當葉云能對他漸漸敞開心扉,表露自己真實想法后,他們才能真正的琴瑟和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