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宜遲,三人商量起細節。
孫掌柜:“這話本我看還沒有寫完,后面的故事要先寫完再出版還是?”
容錚:“故事分為六部分,一部分為一冊話本,可以先印刷這本手稿。”
“好,但雖說故事確實精彩,但還不知道客戶反響,所以目前打算先印刷兩百本,看看情況,你們覺得如何?”
馮軒文大驚:“兩百本?”新話本第一次通常是試印一百本,也就只有出名的話本寫手,可以印兩百本,人家名氣擺在那,不怕虧本,他沒料到孫掌柜對這手稿這么有信心。
“是的,容公子、馮公子,你們的書就放在我這售賣,店里收取成本費、售賣費等,加起來會占到總收益的兩成。”他轉向馮軒文,繼續道,“你跟我們合作過,知道行規,通常我們要占三成的,現在我讓利一成,價格是非常公道的。”
孫掌柜為了留住他們,給出了十分優惠的條件,這可是熱門作者的待遇。
以他的經驗,這書出版反響絕對不低,一定要留下,掙錢的機會務必抓住。
馮軒文朝容錚點頭,“確實是,只有熱門的話本才有這種優惠。”
“那好,就放在這里試賣,我還有一個主意,我想將這個故事給到‘忘憂樓’的說書人,花錢請他傳播這個故事。”
聽了容錚這話,孫掌柜和馮軒文不明所以,怎么還將故事透露給說書人了,若是大家都去聽書,那誰來買這書呢?他們一臉不贊同。
實際,這是一種營銷的策略,通過說書人來給這打廣告,讓更多人知道,才能挖掘潛在客戶。
容錚詳細地跟他們解釋一番。
孫掌柜更加驚喜了,這主意太好了,能吸引到更多人,他以前怎么就沒想到呢?他覺得容錚很有才智,不是一般的讀書人可比,不禁又高看了一眼。
這人有想法,有頭腦,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老實講,他都想請他來做事了。
他一了解,發現容錚竟然還沒考過童試,他略有不解,但擅長社交的他,并沒有刨根問底。但他覺得像容錚這樣聰明的人,考上童生是遲早的事。
他認為容錚這眼界、這見識、這言談,將來定是個人物,有意結交,交談間,語氣越發客氣尊重。
“事不宜遲,我這就寫契約,然后吩咐人抓緊印刷,五天后就能完成,你們到時來拿一本,跟說書人談談是否可行。”
簽完契約后從書肆出來,馮軒文簡直不敢相信,這話本被孫掌柜如此看重,不僅首次印刷數量大,而且分成可觀,他現在都覺得自己在做夢。
他萬分慶幸當日聽完容錚的話,答應與他合作,這才有了寫這個故事的機會。
容錚看他還處在震驚中,提醒道:“別高興太早,我們需要看看銷量。”
話是這么說,但二人都知道,孫掌柜開了那么多年書肆,自然練就了好眼光,就算不大賣,也不會差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