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錚來到學堂告知趙夫子自己的名次。
趙夫子:“恭喜你了,容錚,你是我教過最出色的學生。對了,考慮參加今年八月份的院試嗎?”
“不會參加,兩年后吧。”容錚搖頭。
院試三年兩考,今年八月份有一場,錯過了,就得再等兩年。
"時間倉促,不參加也好,再努力兩年,有機會奪得小三元。"趙夫子對容錚寄予厚望。
容錚笑笑以對。
“接下來有什么打算嗎?”
“會先留在鎮子上備考,繼續背誦,練習八股文和帖詩。”院考的考試內容與府、縣考大致相同。
趙夫子皺眉:“我其實想建議你前往府城求學,雙案首的加持,能讓你順利進入白鹿書院,這是府城享有盛譽的書院,匯聚了四方才俊,對你以后的科舉之路大有裨益!”
他可不覺得自己還有能力教導容錚,這樣的人才該去更高的學府,得到更好的教化機會。
“夫子,你說的我能明白,但學生目前暫不會前往府城求學的,明年后再考慮。”容錚大概解釋了原因,核心就是窮,不夠錢落腳府城。
趙夫子十分明白,府城花銷高,一個人去還行,這一家三口都去,那真不容易支撐。
自己也是過來人,就是因為窮,以前要一邊教學一邊考秀才,無錢寸步難行。
雖覺得容錚不拋下夫郎,有情有義,但難免可惜。
“其實,你若是愿意,自會有商賈、鄉紳想來資助你求學。”
商賈往往樂于投資有潛力的讀書人,在學子促襟見肘的時候雪中送炭,提前押寶、拉攏,將來會帶來不可估量的回報。
這時代,不單止商賈,很多書香世家也會有意栽培和提拔讀書人,尤其是那些脫穎而出的佼佼者,更是傾盡全力去扶持,為青年才俊鋪平仕途之路,讓他們感恩戴德,成為家族在官場的得力助手與代言人,從而進一步鞏固與擴大家族的勢力范圍。
以這雙案首的頭銜,只要容錚點頭,多的是人愿意扶持他。
然而,容錚搖頭,“謝過夫子提點,我還是先留在鎮子,找點活計,為前往府城求學做準備吧。”
免費的東西,才是最貴的!
他是絕對不會跟商賈、鄉紳有金錢上的牽扯,這會埋下隱患,可能招致不可預估的代價。
“既然你已有主意,我便不再多言了。”他最后囑咐道,“考秀才難度大,你最好處理好家事后,盡快前往府城書院吧。”
“謝過夫子!”
容錚心中也有計劃,最遲明年,他就會前往府城。
這朝代秀才的錄取率是10%,很多人考到頭發花白,也不一定能考過。
所以在童試中經常能看到父子、爺孫同場競技的景象。
要想成為秀才,屬實不易!
拜別趙夫子,容錚請了互結的五人吃飯,這是考試結束后約定好的。
五人中,兩人沒通過府試,分別是方子浩與木寒,但二人失落之色不明顯,他們都是初次參加童試,看得很開。
方子浩笑道:“不用安慰我倆,看看對面的雙案首,不也經歷了三次落榜嗎,我們這還是第一次落榜,不算什么。說不定多試幾次,咱們也能成為案首呢!”
木寒未說話,微笑舉杯。
額......身中一箭~
容錚:我落榜的經歷能安慰到你倆,該感到榮幸嗎?
陳語杰首次考,倒是通過了,排名乙等,他爹身為主簿,在他很小的時候,就給他鋪設了良好的學習之路,五六歲時就啟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