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養忠次郎換上草鞋,接著從懷中掏出已經有些餿味的飯團,這是他這次外出領取的,算是差旅費,一共六個,他吃了五個,剩下一個怎么也舍不得吃。
沒辦法,早在幾個月前俸祿就不發米了,只有開戰時才能吃到飯團,而且越來越小,像是這么大的飯團他已經有段時間沒有看到了。
知道不能再放了,犬養忠次郎只能就著泉水吃掉,然后回味了半天才繼續趕路。
接下來他要去稻谷村,哪里原本是山田家的土地,可惜這個蠢貨不知道掩護殿下撤退,只知道往敵陣里沖,造成哪一戰最大的傷亡,簡直就是天大的蠢貨,哪有這么打仗的。
大名之間的戰爭傷亡其實并不大,否則按他們開戰的頻率人早就死光了,那還會人口越打越多。
其實顏旭當初看到島國歷史的時候,也覺得對方是一朵奇葩。
中原歷代爭霸,那一次不是殺的血流成河死傷無數,可偏偏東瀛愣是打的人口增長。
這雖然跟東瀛那時期各方面發展很快有關,其主要原因是因為東瀛戰爭的主力是武士。
別看足輕數量最多,但是絕大多數足輕并非是職業士兵,他們的本職是農夫,只有開戰的時候才會召集他們撐場面。
就跟街頭兩伙小混混開片差不多,事前打電話搖人,事后發錢請吃飯,但是真正敢動手砍人的沒幾個。
沒接受過戰斗訓練,紀律散漫,缺乏斗志,導致足輕在開戰的時候更多是充當氣氛組,偶爾殺紅眼了或者大名拿出足夠的賞賜,才會真正賣力拼殺。
大多數情況下,兩個大名之間決出勝負還是以武士為主,所謂的討取首級也是指武士的腦袋,不可能砍足輕的腦袋還給升官的。
這種情況下,大名之間的戰斗傷亡基本上不會超過三位數,只有極少數能在東瀛歷史上留名的戰役能夠達到四位數的傷亡。
像是島津家跟相良家,雙方打了十幾場,若非山田家帶著手下的農夫愣是沖到相良家的武士群中,死亡人數估計也就剛剛破百。
因為山田家在戰場上愚蠢的舉動,犬養忠次郎才會印象這么深刻,所以打算去一趟稻谷村,看看有沒有油水。
不過他并沒有抱多大的希望,因為像是山田家這樣的地主根本就沒有多少人口,死了這么多青壯,估計沒剩幾個男人了,若是不行,只能留下些種子,為當地的人口增長做做貢獻。
對于自己的想法,犬養忠次郎并不覺得有什么問題,甚至他看上的對象也不會覺得有什么問題。
在東瀛不少地方,拿自己的妻子侍寢早已成為習俗,比如一些偏僻的村子。
不是東瀛人好這口,主要是為了改善血脈,因為大多數村民一輩子接觸的范圍就這么大,時間一長,相互通婚會出問題的,所以一些村子才有向過路旅人借種子的習慣。
另外就是身份問題,大名這樣的貴人就別想了,武士老爺也不錯,真生下來,鄰居都會高看一眼。
當犬養忠次郎來到稻谷村,眼前的一幕讓他都懷疑自己是不是來錯了地方。
“旗幟!”看到村口的旗幟后,犬養忠次郎頓時倒吸了口涼氣,因為旗幟不是誰都能用的,身份,地位,實力,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