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弗大神父帶著手下的少年兵急匆匆趕來的時候,顏旭同樣在整軍備戰。
得益于滅掉白潔教會分駐地引起的連鎖反應,加上這段時間做買賣對外界造成的影響,顏旭積累了一批氣運點,雖然不足以系統升級,用來爆一波兵還是沒啥問題的。
一口氣將挺身隊擴展到二百人,換上他特地在現代世界定做的鬼子軍服,打上綁腿,背起水壺,武器也換成從清末世界弄來的三十年式步槍,這小味一下就起來了。
三十年式步槍是三八大蓋的前身,外觀上只是少了標志性的防塵蓋,紙面數據還不錯,使用6.5毫米步槍彈,射程遠,精度高,后坐力小,非常適合適合個頭矮小的日本人,用來裝備挺身隊,簡直就跟量身打造一般。
看到挺身隊的太君們熟練的拉開槍栓裝填子彈,顏旭覺得他們更純了,拉去拍抗戰片,連化妝都省了。
等有機會就帶他們去當群演,讓新一代的接班人也看看小鬼子真實兇悍的一面,別以為鬼子都是屬魚片的,拿手就能撕,有種我上我也行的錯覺。
真這么脆,當年也不會打了八年,付出這么大的犧牲,花費這么大的代價,才取得最終勝利。
既然是游擊戰,顏旭就不能待在齒輪部落,更別說哪里現在一點都不安全,于是他親自帶著挺身隊出發,尋找對方的必經之路,搞一波埋伏戰。
實際上這并不難找,礦金鎮本就多山少路,更別說經歷末日后,小點的路早已被自然吞噬,唯有一條大路還保存著。
踩了踩柏油路面,又看了看手里的地雷,顏旭撓了撓頭,最終放棄在大馬路上埋雷的想法,而是選擇埋在路兩側。
到時候打伏擊,對方肯定會朝大路兩側跑,地雷就能用得上了。
太君們背著一筐子地雷,拿著步兵鏟去埋雷,顏旭忙著埋機槍位。
因為馬克沁水冷機槍過于沉重,并且體積大,所以機槍位必須半埋在地下,再用灌木茅草等做偽裝,另外太君們也需要在機槍位兩側挖掘戰壕,以防對方攜帶重火力,總體來說,要把這當做一場真正的戰爭來打。
為此顏旭利用跨世界的能力弄來一批軍火,除了三十年式步槍,水冷式機槍,還有兩大管飽的地雷跟手雷。
因為后兩種是鐵殼炸彈,區別不過是大小,殺傷力低不說,攜帶使用也不夠方便,所以威力不夠,只能數量來湊,顏旭愣是按噸弄來一大批,把整段路布置的密密麻麻,若是對方不從這里走,光是撿回來都得花費不少時間。
忙碌完,雖然不累,顏旭還是找個地方鋪上防潮墊,吃飽喝足躺著休息。
太君們也按照小隊分開,把槍交錯在一起,然后安靜的吃著配發給他們的干糧,然后就是保養武器,尤其是馬桶搋子一樣的四式反坦克刺雷,這可是他們趕超同輩人投胎的快車票。
不可能所有人都去休息,還有七名太君騎在樹上舉著望遠鏡四處觀察,當看到遠處煙塵形成一條條土龍,就知道敵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