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姜浩不一樣,他從小就是一個長房里的異類。之所以說是異類,那是凡是從姜家長房出來的孩子,都有著足夠膽量的孩子,也有著足夠的武力值,除了姜浩,武力值低。
他作為一個男孩子,也是從小想要上戰場,知道姜家男兒的責任和義務,甚至他想過如何自己能夠上陣打仗殺敵,怎么也要減輕一些父親兄長的負擔。
但也不知道怎么一回事,姜浩就發現自己在身手上太遜,自己怎么刻苦地練就是不行,在習武方面就是渣渣,還不如后來的妹妹,可以說全家的武力值最低谷就是他這個次子。
在知道這個結果時姜浩十分苦悶,因為他心心念念想要的東西,最終發現自己無法得到,根本無法上戰場,那種傷心是真的無法接受。
一時間想不過來的他就變得做事沒有多少興趣,后來還是兄長告訴他,即使他不能上陣打仗,也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說會算賬,會有謀略,這些都可以讓他幫著家人。
甚至姜父也特意找到了姜浩,告訴他,“兒子,其實打一場勝利,不單單要靠將士拼命守護反擊,更因為要有著穩定的大后方。”
姜父特意帶著姜浩逛了一圈,告訴他,真的打起來,這是一場前方、后方一起努力的戰爭,每一個人都要做好作戰的準備。
比如說要準備好糧食,不然打起仗來肚子餓了怎么有力氣打仗,還有馬匹的馬鐙、馬蹄鐵、馬鞍,還有武器準備,這都是需要注意的問題。
原本還有做這么多的事情,姜浩第一次感覺到即使他只是一個普通人,也可以做出自己的貢獻,那么對姜家來說,他還是可以做自己能夠做的事情,能夠幫忙的。
這讓他變得振奮起來,兄長讓他好好念書,要知道武者往往和文人交談中處于下風,被文人罵了也不知道,因此兄長讓他好好念書。另外,長兄還說,其實猛將是可怕,但一場戰役中真正靈魂人物是軍師。
也許軍師沒有什么武力值,但他懂得兵法,懂得天文地理,可以說一個有了軍師的軍隊才更加強大。
這個發現讓姜浩有了新的想法,覺得自己可以走更遠的路,而他對兄長自然更加佩服。
兄長其實比外人想象要聰明,他早就想過該怎么讓自己一家人活下去,想要守護著如今的邊城,但也知道武將之家的路不好走,很多武將之家的家人們最后都是不得好死,甚至有人家付出所有,最終卻沒有好下場,這些都讓姜父和年長的姜家子弟擔心。
固然有武將做的不好,但很大一部分就是來自皇帝的猜忌,甚至還是朝臣的爭斗,殃及了邊城,導致武器裝備糧食供應不足,甚至還沒有援兵,最終導致邊城被攻破,一城兵和民沒有好下場,就連家里人都逃不掉。
姜父這個看上去十分大老粗的將軍,之所以會有這么深的認知,那是因為他看著忠心耿耿為了皇家買命一百年,差點斷子絕孫的軍神一家,最終灰溜溜離開了邊城。
看到自己前輩落到那個下場,就讓姜父對皇帝沒有多少幻想,用的著是千好萬好,等皇帝一旦翻臉時就是死路一條。
如果自己努力拼搏一番,明明沒有做錯事情,卻因為朝廷爭斗最終死掉,還會殃及家人,那么為什么還要忠于皇帝?
姜大將軍就算是自己要盡忠,甚至因此死去也無可非議,但他不愿意讓自己孩子無辜倒霉,只因為做父親的被卷入皇家爭斗中殞命。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