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因為他是兄長一手帶大的,即使兩人的年紀只差了兩歲,但長兄從小就極為乖巧,對父母親好,是一個好兒子,好兄長。
別人家的兄長往往會甩開年紀小的兄弟姐妹去玩耍,長兄卻自告奮勇照顧著自家兄弟姐妹,是大家都喜歡的長兄。
雖然在外人看,長兄這個人看上去有些粗,但姜浩知道長兄有內秀,有些話很有道理。
當年姜浩因為個人武力值低而遭遇低谷,也是長兄鼓勵他,姜浩他努力想要成為讀書人,還很有成果,成了一個秀才。
出身武將之家的姜浩后來成為一個秀才,只是他很快就發現了問題,遭到隱形的排擠,后來一打聽才知道,有人覺得他一個武將后代考上秀才,完全就是跑來和普通人爭位置,太過分。
這是因為一年能夠取得秀才的數量有限,在某些人眼里,再來一個官宦子弟就是爭位置。
就這么姜浩被一些書生隱隱排斥,好在他們不敢做的過分,畢竟姜父的官職可不是好惹的。但即使如此還是會遭遇冷淡,那些人也不會罵罵咧咧,也不會指指點點,就是不搭理。
姜浩一開始不怎么明白,等搞清楚怎么一回事后也并不在意,因為他覺得很好笑,考秀才有沒有規定官宦人家的孩子不能考?!
根本就沒有,官宦人家里出來的孩子,尤其是文官的孩子們基本上都會去科舉,還會被說是繼承了家長們的好傳統。
問題來了,文官家庭出來的孩子能考,那么武官人家的孩子為什么不能考?有相關規定嗎?
對此也沒有去找人談話,因為對方不可能承認,而他也算是見識過了各種各樣的人,聽到很多令人感覺到驚訝的話語。
有些書生說臟話不動聲色,以為姜浩出身武人之家就聽不懂,姜浩當那些是討厭的蟬聲,培養自己的耐受能力。
他很想揭破他們的真面目,但最終沒有,雙方爭執后往往意味著有人會惱羞成怒,有可能會動手,而后會打人,一旦打起來,不管姜浩輸贏,對方都可以顛倒黑白,向學政舉報姜浩打人。
此刻的他們決口不會提是他們先挑釁,是他們先動手打人,只會指責他做武官之子打人,就算是有書生說話不夠好也不能打人。
姜浩也沒有爭執什么,站起來走人,在走出來的那一刻說:“真的是長了見識,呵呵!”跟著揚長而去。
之所以會這么鎮定,那是因為姜父早就把一些書生之間的事情,發給姜浩觀看,讓他知道讀書好不等于人品好。
事實上很多人學習很不錯,但人品不怎么樣。正所謂是: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其實負心之人并不是讀書人多,但讀書成功多是聰明人,只有聰明才能增加讀書成功概率。
人成功后又有幾個能夠堅持初心的?不少人在完成階級跨越后會想要摔掉那些不好東西,因此會換掉很多看上去不合宜的東西,什么換糟糠妻,換朋友,都有可能,最終導致讀書人負心的比例大大增加。
說到底讀書人也是人,有著人的欲望,卻沒有真的做到日三省吾身,最終讓他們變成人們眼里最喜歡負心的群體。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