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告訴姜家的孩子們,如果沒有那些勇敢的士兵,那么即使統帥有著再好的計謀,將領們有著再強的武力值,那么也不會取得戰場上的最后勝利,在戰場上只靠一個兩個人的力量太少,靠的是集體的力量。
每一次戰爭的勝利,都是因為有著那些士兵的犧牲才最終勝利,讓姜家的孩子們好好敬重那些以命搏殺的士兵。
他還帶著姜家的幾個孩子一起外出,讓姜家的孩子看到很多之前沒有注意的事情,因此姜家長房就制定了嚴格的家規,其中有一條就是不得看不起普通人。
只不過這個家規只是長輩內部的,后來投奔而來的給事中一家自然不知道,姜家長房的人對其他姜家人不怎么在意,給了房子和財產就沒有再管什么。
其實兩房人完全就是兩家人,沒有多少交情,要知道上一代人都死了,余下的人只是有些情分,更多就沒有什么。
因此給事中一家人根本不知道姜家長房的內涵,這種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姜家長房人,是邊城里最不像是武將的武將,甚至到了第三代時出現了一個秀才。
其實李先生因為早年的遭遇,在邊城也就是十年的時間,但他留下了不少手稿,被姜家人當成傳家寶,姜浩看了之后很有想法。
李先生對讀書人之間的內斗深惡痛絕,但卻發現根本免不了,因為大家都有私心,也就有了爭斗。
看到這些書籍后姜浩才會帶著幾分興趣來參加這個聚會,想要觀察一下,只是還沒有開始就看出來不少事情,這讓姜浩感覺很好笑。
還真的讓李先生說對了,大家都是讀書人,但卻會因為大家生活環境、家庭等諸多方面,形成了一個個小團體,彼此之間看不上。
還有讀書人清高居多,過于迂腐,往往看不上泥腿子,看不上那些商賈,讓人看到反感。
他們是讀書識字,看上去也是高高在上,但也不過如此而已,讀書人會種地嗎?如果讓他們種地能行嘛?
還看不上武人,要不是武人護衛著邊城,他們一個個早就變成了兩腳羊,變成了奴隸,和他們計較?不值!
見識那些書生后的他眼界開闊了很多,人生路上有著很多的挫折,他要一一垮過去,這就是歷練。
在遭遇挫折時會生氣,也會反感,但不會絕望,只因為他有家人在,這是他能夠好好活著的底線。
姜浩后來還接觸到一些人,他們喜歡夸贊他,說他是姜家最聰明的人,看看能夠年少時就成為童生,甚至成為秀才,絕對不錯。
但他并沒有覺得自己多么的聰明,而后他發現自己身邊聚攏的人暗中挑唆自己和兄長的關系。
竟然還有人嘲諷長兄不好,這種情況就讓他大為光火。要不是他有足夠的自制力,他都要打人。
但最終沒有打人,因為他的一舉一動都代表著姜家,只是冷笑著離開,找機會暗中報復。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