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但真正處置起來只會是武將的錯,官官相護不單單指的是官對民,官與官之間也是這種情況,為了自己派系的利益,相互打掩護這種事情并不少見,官場上事情很臟,之前就有過這種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的情況。
那時候軍神還在邊城,搞清楚怎么一回事,要不是軍神一家早就有準備,只怕邊城都要被攻破。
就算是軍神在事后追查真相,但還是無法做什么,只因為對方頂多是有些問題,比如說武器和糧食送到的時間晚了一些。
決口不提如果糧食一直送不到,那么士兵們就要餓著肚子打仗,怎么有力氣和敵人作戰。
而且那是晚一點點嗎?足足晚了兩個月的時間,邊城一個勁催促,后來異族人直接圍住城池,根本就進不來。
這種情況邊城堅持了足足兩個月的時間,可以說經過那一次之后邊城的人都餓綠了眼睛,有能力紛紛離開了邊城。
可大部分邊城的居民沒有能力離開,因為離開邊城的他們需要有地方生活下去,需要有房子,有生活用具,這些都是需要花錢。
就比如說想要買地,越是靠近繁華地區的地越是貴,甚至就是有價無市的情況,這些都讓想要離開的人望而卻步,因為沒有足夠的生活費用。
而且他們也習慣了邊城的生活,沒有地方接受他們,因此即使有一天會遭遇屠城,但還是會留在邊城生活。
在無辜的邊城人遭遇磨難時,干出壞事的當事人卻在官官相護中,甚至就并沒有什么大錯,最終還是全身而退,整個事件力只有邊城的人受到極大的傷害。
要知道邊城差點堅持不下來,一個不好就有可能被屠城,武將不好當,有武將投降,過后就成為不忠不義的臣子,全家被滅。
即使那個武將之前一直勇猛無比,打退了一次次異族進攻,但還是在投降那一刻之前所有的功勞就被全部抹去,只剩下恥辱。
事實上那個武將有可能是渾身受傷而被俘,也有可能是失蹤,總之之前就算是有著天大的功勞也都化為烏有。
在皇帝眼里不管什么原因,只要武將投降了,那就是叛臣,需要抄家滅族,很快就讓武將家屬們殺掉。而后武將就會被全國的人唾罵,被人處處指責。
武將們寧可戰死,也不希望自己落到那個下場,但很多時候并不是想要什么東西,就一定能夠得到什么。
姜浩就看的很清楚,能夠百戰百勝的將領們一方面要牽掛著家人,一方面需要在戰場上拼盡全力,想要打一個勝仗。
事實上有腦子的武將漸漸就會想辦法給自己家留下一個根,姜家長房也應該準備退下來,而不是一直占據邊城的指揮地位,這種情況會得罪人而不知道。
當年的軍神就應該趁著女兒嫁進皇家里趁機退下去,之所以一直沒有退,也是念著邊城的人,才一直沒有退,結果是差點全家都被滅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