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長后來才知道他們這一批士兵還算是不錯,因為和異族人交手,并沒有插手鎮壓連綿不斷的起義軍,那些活不下去的民眾紛紛起兵造反。
導致后來朝廷有連著征兵,甚至不是那種每個家庭抽一個的情況,完全就是成年的壯年男子全部帶走,只留下老人孩子和女人。
這也導致姜家的人紛紛逃走,后來就不知道去了那里,最終留下的只有少數姜家人,而后才在姜長衣錦還鄉時才發現姜家大大減少。
姜長才知道自己想的沒有錯,事實上他很適合上戰場,很快就在戰場上學會怎么殺敵,怎么讓自己活得更長時間,再加上遇到一個好的領頭羊,又有老獵人之前打下的底子,最終成為了武官。
而后姜長遇到了造反的勝利者——開國皇帝,最終戰爭消失,民眾得到了休養生息的機會。
這時候的姜長成為了一個中級武將,這是因為作為邊城守軍,就一直沒有和開國皇帝有什么聯系,自然也就沒有什么功勛。
但他還是覺得很高興,只因為沒有多少內戰,而他還活著,甚至還可以娶妻生子,有了自己的家人。
但也有些說不出來的悲哀,這是因為他想起來很多故人,在這個過程中有著很多同袍死在征戰的路上。
一將功成萬骨枯!真的說的是太對了,姜長就眼睜睜看著曾經不錯的戰友一個個死去,甚至有時都無法安葬,因為還在打仗中。
死去的人還活著,但活著的人好長時間都沒有走出來,姜長后來在老了之后就會睡不著,會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忘本,也是泥腿子出身。
正是因為姜長的言傳身教,才讓長房的孩子們都努力活著,因為他們知道這世上有的是比他們活得辛苦的人。
姜家長房的姜長是個真正的聰明人,在戰斗的過程中學到很多,甚至讀書識字,后來也是堅決讓自己孩子念書,讓他們不是只會戰斗,這種情況沒有多少前途和未來,因為戰爭中死亡最多的就是那些士兵。
但姜長很清楚知道,如果沒有士兵,那么就算是有著再聰明的軍師,有著高強戰斗力的將領,也不可能取得最后的勝利。
勢均力敵的戰爭,從來就沒有可能只依靠一個人或者幾個人而拿下,需要的是從上到下的一起戰斗,再完美的戰術也是需要依靠士兵們去完成,不然就是空談,什么都沒有用。
因此姜家的家訓上嚴令禁止姜家的孩子鄙視泥腿子,也不允許他們看不上大頭兵,沒有一個個大頭兵的付出,什么都無法完成。
可以說姜家正是因為姜長的遠見卓識,才從一個低級武官一點點走到最高的武官這個位置,其實姜長如果不當武官,干別的事情也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