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涵想到這里,又看了一眼水鏡中的皇帝,說到底這個狗皇帝自認為姜家必須救下他,也是,在古代社會里有著森嚴的階級等級。
在皇帝眼里就算是得用的臣子及臣子的家人,也沒有多少分量,這就如同那些簽了賣身契的人,生死都不在自己手里,主人打死一個奴才又能怎么樣?就算是告到官府,也頂多罰錢,或者打幾下子板子,再多也就沒有了,因此封建社會里作為主人輕輕松松就可以打死簽了賣身契的奴仆及其兒女,根本不需要在意奴仆的想法。
什么?朝廷嚴令禁止打死人,就算是主人也不可以隨意打死奴仆。是,還真的有這一條規矩,但有句話不是說民不舉官不究,那些主人打死人后賠一部分銀子就可以忽略死者的死,完全可以說是正常死亡后埋掉,官府也不可能隨隨便便把墳墓挖來驗尸。
除非是某人被人盯上,想要抓把柄,因此這種主人打死奴仆的事情往往會不了了之,還有更高一些的特權階層,就是打死奴仆也毫不在意,根本就不怕被人告狀。
主奴之間的情況,其實就可以套用在皇帝和臣子及治下的民眾之間,皇帝和臣子,官員與民眾,都是相同的套路。
就算是皇帝和臣子,官員和民眾沒有主仆之間的不平等契約,但一方會覺得都自己的地位高,一方明顯低。
就比如這個皇帝,明顯就是這種心態,覺得自己代表的皇族身份很高,完全可以拿捏臣子及家人的生死。臣子們不是說:主辱臣死,名存身喪。
之所以這么清楚,那是因為源于他的日常生活,到了后來他被異族人堵住,身邊人一個個寧死也要護著他,更證明一件事,作為皇族的人,也是比臣子的地位高不少,姜家人不可能不救他,即使他只是一個皇子。
皇帝當時差點嚇破了膽,根本腿軟的如同面條,根本走不了,這也是為什么姜家人會付出這么條人命才把人救回來。
如果說皇帝一開始是感激姜家人,但后來就很清楚知道作為姜家就應該保護好他,只因為他的地位在那里,要是作為皇子的他死掉,只怕姜家人也沒好處。這一點毋庸置疑,皇帝對姜家人有些感激,但真的真的不多。
正是這種心態,皇帝并不想要自己兒子為臣子的兒子陪命,在他的認知里兩者的身份不一樣。若不是他暫時拿姜大將軍沒轍,只怕早就想著找個機會除掉姜家人。
經過現代社會洗禮的姜涵很不喜歡皇帝那種情緒:自認為自己特別高貴,因此就覺得你們和我根本不是一類。
就算是同為人類,皇帝也只是少數人,而這種類型的代表是天龍人,可以凌駕于一般人之上。
當過社畜的姜涵冷笑了一下,但也知道在封建社會里需要遵守的規則,皇權至上,即使那時候的皇帝一個人作死,還只是一個皇子,一旦他死去,那么邊關上下人等還是會遭遇來自皇帝的所有遷怒。
即使姜家再怎么看不上,但如果皇家人真的死在邊關,死在異族人手里,那么邊城的官員需要負責。
如果不救下來,邊城的將領們在將來的日子里沒有什么好日子,甚至有可能牽連到家人,這些情況都讓姜家人必須救下狗皇帝一命。
即使姜家的男人會死,但只要救下當時的皇子,還可以將功折罪,能夠保證家里的女人和孩子能夠好好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