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只要有兒子就好,一個皇帝要是沒有兒子,只怕臣子們都會時不時關注著皇帝的子嗣,他就不缺兒子,如今活著的兒子都有十個,結果十個都是棒槌。
作為一個工作特別多的父親,就根本沒有注意到自己的孩子各種情況,就沒有在意夭折的孩子。
之所以會是這樣,那是因為皇帝曾經眼睜睜看著孩子咽氣,要知道古代夭折率很高,孩子長大真的不少見,這種情況下的他就沒有多少心思和年幼的孩子們多接觸一番,生怕孩子死掉,白付出自己的感情。
他第一個兒子就死在他的懷抱里,感覺到那個稚嫩的孩子死去,再也無法出聲,那時候還是皇子的他抱著孩子不撒手,有些傷心欲絕,作為一個皇子也保不住生病的孩子,這之后他就不愿意和孩子們多接觸。
沒有多接觸,也就沒有多少感情,他不愿意再一次因為孩子的死而傷心,因此他錯過了一個個孩子的長大,生生死死都沒有多管,也沒有發現兒子們的情況不好。
事實上他猛然發現好幾個兒子長大,跟著就發現兒子們一個個都有著自己的小算盤,甚至惦記上自己的位置。
知道這個消息后的他沉默了良久,不明白幾個兒子怎么會有這種想法,一時間就變得有些執拗,不愿意放權。
就如同獅群的獅王發現有著年輕的雄獅開始準備謀劃自己的領地,甚至盯上自己的雌獅,獅王一心想著怎么把那些年輕的雄獅趕走。
皇帝自然不是獅王,但有著獅王的心,看著兒子長大奪權,就感覺自己的皇權危矣,因此就不怎么看好這些兒子。
此刻的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喪失了生育能力,關于這一點是姜涵看出來的,不是他是神醫,而是作為修士能夠看透因果,發現皇帝除了已經出聲的兒女,就再也沒有其他子嗣。
哈哈,皇帝會是這樣的情況,如果作為一個父親發現自己的兒子都不成器,有可能出現沒有人可以接班,該多么的痛苦啊?!
尤其是皇帝覺得自己很不錯的皇帝,在歷史上會留下濃厚的一筆,卻發現自己就沒有一個兒子來接班,那么該有些崩潰吧?
別看可以過繼,在禮法上說一旦過繼,曾經的親生父母就變成了叔伯,也就是說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但皇家,尤其是皇帝,往往是例外,要知道皇帝一旦過繼,那么往往意味著再也不能生育,皇帝的年紀絕對不會年輕,那么過繼來的孩子年紀不會小,只會大,這保證統治的延續性。
可問題來了,孩子年紀大了,大都是和親生父母親有感情,心理上不可能把皇帝當成自己的親生父親。
往往會出現過繼的兒子登基,結果給親生父母親加封的情況,甚至皇帝駕崩后連喪事都變得潦草的情況,因此皇帝如果有自己的兒子,一般不會過繼。
皇帝應該是怎么也沒有想到會落到這個下場,為什么這么說?他從來不缺兒子,甚至現在還嫌成年的兒子們太多。
可再過一段時間,皇帝就會發現兒子太少,之所以會是這樣,這不多虧了皇帝的好大兒——八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