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凌駕于
姜涵回憶了一下姜長留下的記錄,覺得他活得很通透,沒有忘本,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也沒有嫌棄自己的出身低微,畢竟投胎不是個人可以控制的。
想的也很久遠,還會教養孩子,沒有讓孩子們身上出現了傲嬌之氣,讓他們知道自己并不是所謂的貴人。
要知道很多官員的后代們多愿意提自己屬于官宦子弟,而決口不提自己祖先的身份,極力模糊曾經的過去,覺得過去的身份會顯得自己很差勁。
姜家長房則不同,姜家的子女必須知道自己的根,也要干活,而不是當少爺小姐,什么都不會。
姜家的孩子可以不念書,也可以不會打仗,但就要學一樣可以謀生的技能,別管是種地學醫,反正就算是離開了姜家,也能活下去。
整體上看姜家的子女基本上還算是聽話,因此姜家就沒有出現那種飛揚跋扈的衙內,也難怪姜家長房能夠在很多低級武官中能夠走到最后,最終成為武官的最高等級,只因為姜家長房是有傳承。
大部分武官往往因為自己出身不高的緣故,不怎么重視孩子的教育,再加上自己很忙的原因,不少人讓孩子的祖父母帶孩子,長輩們太過溺愛晚輩們,導致不學習,也就一個個變得平庸,最終淪為了普通人。
和姜長情況相仿的有好幾個武將,大都在長輩死后漸漸沒落,也就是姜家長房走出完全不同的路。
而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為姜長的緣故,可惜的是姜長沒有在小時候接受足夠的教育,不然有可能更加出類拔萃。
但姜涵轉念一想,也許姜長出生即在羅馬,那么不得見能夠活得這么通透,只怕一心往上爬,太過順利的生活不會讓姜長經歷磨礪,也許會泯然眾人矣。
姜長很長一端時間在底層掙扎,吃過太多的苦,但卻讓他變得無比清醒,才會在成為官后活得十分清醒,而不是就此飄了。
事物具有兩面性,姜長吃過的苦,最終釀成了這世上最好的家訓,讓姜家長房在邊城過的很好。
這也是為什么姜家長房會活得這么好的原因,因此他們足夠聰明,知道能夠做的事情,也知道不能做的事情。
也讓他們在娶妻方面有著很多條件,整體上說姜家長房的媳婦娶得還不錯,雖然中間有過不太好的,也被抑制,最終姜家長房就一直很團結,直到姜大將軍那一代到了巔峰,但也引來了皇帝的忌憚。
姜大將軍一代里姜浩是最清醒的一個孩子,因此權衡利弊一番后就答應姜涵的建議,要知道如今的朝廷有著不公之處,但還不至于讓民眾起來反抗。
民變往往是出現了什么天災人禍,讓底層的民眾發現自己這些人活不下,才有可能會激起民變。
民變?說到底是誰的責任?是底層民眾的嗎?不是,當然不是底層民眾的責任,誰不想活著,憑什么讓底層民眾成為牛馬還不放過?
在不少的精英眼里,那些底層民眾不夠聰明,甚至沒有腦子,好糊弄。又沒有什么能力反抗,才肆無忌憚壓榨!
底層民眾也知道所謂的天威難測,一般不敢站出來反對皇帝,誰讓皇帝就是天子!別說什么對抗皇帝,很多小民連衙役都不敢得罪。
這才是真正的底層民眾對于衙門成員的態度,大部分人都是遇到官員往往是戰戰兢兢,活得是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