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冤大頭會上當。
昨天賣出去一大碗,邊上還有個缺口,他說是當年康熙用來喝湯的,沒想到那人還真信了,賣了五十塊錢。
這只小杯雖然只賣了十塊錢,但相比他買來的成本價,賺的已經夠多了。
…………
在街道兩旁的攤位上逛了一圈,就收獲了一只小杯。
見韓春明還在逛,楊玉坤跟他打了聲招呼,扭頭去了聚寶閣。
對他來說,外面這些攤位已經沒什么好逛的了,這么大的太陽,不如找個地方喝杯茶。
“您好,歡迎光臨聚寶閣。”
“你是聚寶閣新來的伙計?”
“對,您怎么知道?”
“我跟你們經理認識,之前沒見過你。”
“我們經理在樓上談生意,您先坐一會兒,估計我們經理很快就能談完,您喝茶。”
“謝謝。”
聚寶閣有客人,楊光成正陪著客人在樓上談生意。
楊玉坤喝著茶,一邊跟新來沒多久的十五六歲左右的伙計有一搭沒一搭的瞎聊。
在聚寶閣坐了大概二十來分鐘,楊光成陪著一位五十來歲的中年男子有說有笑的從樓上下來。
看到坐著喝茶的楊玉坤,楊光成笑著點了點頭,把客人送到門口。
“坤叔,您可是好長時間沒來我這兒了,今個兒怎么有興致過來?”
把客人送走,楊光成笑著朝楊玉坤迎上來。
“坤叔?”
伙計聽到自家經理稱呼這年輕人為叔,心里一陣嘀咕。
他還以為這人看上去年紀不大,或許是經理的晚輩,沒想到居然是經理的長輩。
“閑著沒事,過來溜達溜達,恭喜啊大侄兒,又做成了一筆大生意。”
親自從二樓送走的貴客,看楊光成笑的如此開心,這筆生意肯定小不了。
“還行,混口飯吃。”
“我懂,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嘛。”
“坤叔,哪有您說的那么夸張啊,糊口罷了。”
古玩行當雖然也有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說法。
但他剛才做成的那一單生意,也就小小的賺了幾千塊錢而已。
呃……,按照現在工人的平均收入,吃三年還有多余。
“喲,明碼標價的價簽都撕掉了?”
楊玉坤這才發現,聚寶閣原本明碼標價的價簽,都被去掉了。
剛剛一直和店里的伙計瞎聊,還真沒太注意。
“坤叔,現在畢竟改開了,不僅是我們聚寶閣,琉璃廠的大部分店鋪,都去掉了價簽,畢竟我們也需要彈性空間。”
聚寶閣,實際上是楊光成家的祖產,是他爺爺當年開起來的。
后來經過公私合營,全民所有制,之前還到了他手中。
以前屬于公家,店里的物件明碼標價。
現在店鋪還回來了,明碼標價的價簽自然就去掉了。
畢竟古玩這東西,不同于一般的商品,自然也沒有固定的價格,不同的人,賣不同的價。
“坤叔,在外面的攤子上有沒有淘到什么好物件,拿出來讓我這個大侄兒開開眼唄。”
“行,讓你開開眼,在一攤位上淘到了一小杯,你是瓷器鑒定大家,瞧瞧這小杯怎么樣。”
楊玉坤將剛剛在外面攤位上淘來的小杯拿出來,放到楊光成面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