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我和小坤先回學校了。”
“你們倆不在家吃早飯了嗎?”
“不吃了,一會兒出去吃。”
“行吧,慢點騎車,注意安全。”
“知道了。”
第二天早上。
星期一。
楊玉坤從院里離開之后去隔壁胡同把徐靜平接上,倆人一起去小酒館跟老丈人丈母娘打了個招呼,準備返回學校。
徐靜平想吃都一處燒麥館的燒麥,路過都一處的時候楊玉坤去給她打包了一份拿在路上吃。
昨天丁寶松他們過來玩,楊玉坤給他們拍了不少照片作為留念,倆人順道又去了一趟大北照相館,將底片送去洗。
“張經理,好久不見。”
“小坤,靜平,是你們啊,又送底片過來洗?”
“對,麻煩您嘞,一份底片洗六張照片,周六放學我過來取。”
“行,沒問題。”
“張經理,剛才看您一直坐那兒發呆,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我在思考人生。”
“得嘞,那您慢慢思考,我們就不打擾你了。”
“小坤,你等會兒,先別走,替我拿個主意。”
“張經理,您想讓我給您拿什么主意?”
“來,喝汽水。”
張北開了兩瓶北冰洋汽水給楊玉坤和徐靜平,讓他倆坐下說。
倆人接過汽水道了聲謝,順勢拉開椅子坐下。
楊玉坤倒是挺好奇,張北有什么事情拿不定主意,還需要聽取他的意見。
“小坤,你還記得我們照相館的熊師傅嗎?”
“記得啊,熊師傅怎么了?”
“辭職下海了。”
“我說怎么沒看到他。”
“熊師傅辭職下海之后,在紫禁城北海公園那邊給游客拍旅游照,比在照相館上班掙錢多。”
“張經理,聽您話中這意思,難不成您也想辭職下海?”
改開之后,政策變化,允許干個體了,不少人從公家單位辦理停薪留職下海經商。
誰誰誰做生意賺了大錢,誰又成了萬元戶等等消息不斷傳出,確實讓人蠢蠢欲動。
從張北的話語中。
楊玉坤聽出他也有辭去大北照相館公家經理職務的意思,也想下海單干。
尤其是照相館曾經的一位師傅下海賺了錢,更是讓他按耐不住內心的。
只不過他還沒打定主意要不要下海,畢竟下海經商也是存在風險的,搞不好就會人財兩空。
“不瞞你說,我確實有這方面的想法。”
“有顧慮?”
“對,孩子還在上學,萬一要是下海失敗,伱說我拿什么來養媳婦和孩子。”
這段時間,張北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
端著公家飯碗掙的確實不多,拿的是固定工資,但勝在穩定,他一個人上班養活一家人沒問題。
但聽到別人下海經商都賺了大錢,他又有些不甘心僅僅只是拿公家的死工資。
他要技術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