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三年六月十號,葵酉雞年農歷四月二十一,星期四。
經過這么長時間的籌備,楊玉坤的坤平博物館和師父的雅觀博物館正式開館。
相比師父那邊,坤平博物館這邊開館的動靜就小多了。
上午十點,楊玉坤在門口放了兩掛鞭炮,以此代表自己的私人博物館正式開館。
除此之外,沒有做任何其他的宣傳活動,也沒有通知其他人。
所以知道坤平博物館今天開館的人,并不多。
“小坤,你這開館儀式,是不是整的太簡單了?”
當初雅軒博物館開館的時候,韓春明提前在帝都各大媒體打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廣告。
不僅親朋好友悉數到場,連相關主管部門的領導都來了。
而楊玉坤的私人博物館開館,就在門口放了兩掛鞭炮。
到場的除了坤平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之外,就他和楊華健。
“簡單點好,搞這么復雜干什么,走,去我師父那邊瞧瞧。”
讓保潔人員把門口的鞭炮碎屑打掃干凈,楊玉坤和韓春明、楊華健前往師父的雅觀博物館。
之所以搞這么一家私人博物館,是為了給淘回來的這些老物件找個安身之所。
這些老物件,總不能一直放在隨身種植空間里面不見天日,等他百年之后一起帶到另一個世界去吧。
他又不指望靠博物館賺多少錢,至于開館之后有沒有游客來,他一點都不在乎。
韓春明說道:“你看看侯爺這邊多熱鬧。”
楊華健點頭表示同意:“相比侯爺這邊,你那邊搞的確實有點寒酸。”
楊玉坤說道:“我那不叫寒酸,叫一切從簡。”
雅觀博物館這邊確實非常熱鬧,師父那些老朋友都來了,琉璃廠潘家園這邊也來了不少業內人士捧場,有上百人之多。
“師父。”
“你小子怎么過來了?”
“我那邊完事了。”
破爛侯詫異道:“這么快就完事了?”
韓春明說道:“小坤這小子就在門口放了兩掛鞭炮,親朋好友都沒通知。”
破爛侯瞧了徒兒一眼:“就這,整這么簡單?”
“對啊。”
楊玉坤笑了笑,幫著師父招待前來捧場的賓客。
“坤叔,侯爺。”
“太爺爺,侯爺。”
“大侄兒,蜂子,你們倆也來了。”見楊光成和楊峰過來,楊玉坤招呼倆人坐。
“太爺爺,侯爺,祝賀坤平博物館和雅觀博物館開館。”
“你小子怎么知道的?”
“大爺爺告訴我的。”
楊峰并不知道太爺爺的私人博物館今天開館,是他昨天去琉璃廠聚寶閣看大爺爺才得知這個消息。
楊光成說道:“坤叔,我們上您那兒看看唄。”
“行啊,走著。”
楊玉坤帶著楊光成和楊峰回坤平博物館,領著倆人從一樓的現代工藝品館一直逛到三樓的紅色官窯和宋元瓷器館。
“今天真是長見識了,太爺爺,您手中的好東西真的太多了。”
“前兩天琉璃廠那邊有人在傳,說坤叔您是帝都民間第一收藏大家,說您手中的重量級瓷器比公家的博物館都多,果然傳言非虛啊。”
逛過一樓的現代工藝品館,楊光成和楊峰還能保持鎮靜。
兩千多件各類海黃工藝品雖然難得,但也不至于讓他們動容。
上了二樓之后,楊光成和楊峰臉上驚詫的表情就沒斷過。
字畫他們不是很懂,逛字畫館的時候情緒倒是沒多大波動,但踏入明清瓷器館,楊光成和楊峰立馬被震驚到了。
在陶瓷器這個領域,沒有幾個人造詣有他們深。
正因為懂,楊光成和楊峰才知道這些明清瓷器有多珍貴。
在三樓,楊光成和楊峰再次被震驚到。
宋代五大名窯瓷器、元青花……,無一不是珍品。
還有紅色官窯館那些景德鎮導師用瓷和醴陵導師用瓷,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到這么多紅色官窯瓷器。
在韓春明的雅軒博物館中,也有一個紅色官窯瓷器館,但雅軒博物館的紅色官窯瓷器,并沒有坤平博物館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