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爹,干娘!”
“光明,你小子怎么來了。”
“我爸我媽工作忙來不了,讓我過來吃大哥大嫂的喜酒。”
“吃午飯了嗎?”
“沒呢,想吃干爹做的打鹵面了。”
“進屋,干爹給你小子做打鹵面吃。”
“好嘞,干爹,干娘,好久沒來看您們了,您們身體好嗎?”
“好著呢,你爸媽他們身體怎么樣?”
“他們身體都好,本來他們打算親自過來的,但他們確實走不開,讓我跟您們說聲抱歉。”
“理解,等回頭空了我去五海之港找你爸喝酒。”
七月二十一號這天中午,楊玉坤家來了一位客人,巴卡耶夫的兒子,他和徐靜平的干兒子楊光明。
大哥大嫂結婚,楊光明特意從大毛國五海之港趕來夏國帝都,參加大哥大嫂的婚禮。
他爸媽沒時間過來,就派他作為他們家的代表來夏國帝都干爹干娘家吃喜酒。
巴卡耶夫倆口子不能來,楊玉坤非常理解。
畢竟巴卡耶夫是大毛國政界高官,大毛國的副理,日理萬機,有太多事情要忙。
回頭空了,他整幾壇好酒,去五海之港找巴卡耶夫喝幾杯。
“干爹,干娘,我大姐二姐大哥都沒在家嗎?”
“你大姐今天下午回來,二姐工作忙沒辦法趕回來,你大哥出門有事去了。”
“大哥結婚二姐都不回來嗎?”
“她也想回來,工作忙走不開啊。”
“這樣啊。”
“打鹵面好了,吃吧。”
楊玉坤給楊光明這小子做了一大碗打鹵面。
“真好吃。”
“吃飽了嗎?”
“干爹,我還想再吃一碗。”
一大碗打鹵面沒吃飽,楊玉坤又去給這小子做了一大碗。
這干兒子不錯,逢年過節都會都會給他們打電話問候,每年還會來帝都看他們,給他們拜年什么的。
“喲,家里來客人了。”韓春明過來找楊玉坤嘮嗑,見楊玉坤家里有客人。
一老外,看上去有些眼熟,應該是見過,卻想不起這小子是誰。
“小五伯伯,好久不見。”楊光明揮手打招呼。
韓春明沒認出他,楊光明卻已經將韓春明認出。
干爹的幾個哥們他都認識,之前去過他家,在他家吃過飯。
他來帝都看干爹干娘的時候,也沒少見干爹的親朋好友。
今年正月他來夏國帝都給干爹干娘拜年,韓春明、楊華健、毛地圖等還在干爹家一起吃飯來著。
“光明,是你小子啊。”韓春明知道這小子是誰了,巴卡耶夫家那小子。
不怪他第一眼沒把這小子認出來,正月這小子來給楊玉坤拜年的時候可沒這么高。
變化有點大,一開始他還以為這又是楊玉坤的其他外國親朋,畢竟楊玉坤在大毛國朋友不少。
“我過來參加大哥大嫂的婚禮,小五伯伯,您吃了嗎,吃不吃打鹵面?”
“吃了,你小子什么時候過來的?”
“剛到沒一會兒。”
“老巴他們沒來?”
“我爸媽他們沒空,讓我作為我們家的代表。”
“上次見你小子,你小子好像還沒這么高吧?”
“上半年往上竄了一節,長了十公分吧。”
“處對象了嗎?”
“沒呢,我才二十歲,不著急處對象。”
“二十歲在你們那兒不算小了吧,我記得你們那兒十八歲就可以結婚了是吧?”
“對,法定結婚年齡是年滿十八歲,特殊情況還可以提前幾歲。”
“那你小子怎么還不找對象結婚?”
“我不著急,小五伯伯,我二姐夫呢,他在干嘛?”
“公司呢。”
“一會兒我找他去。”
兩大碗打鹵面下肚,將楊光明撐的攤靠在椅子上不想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