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獨特的地理條件,正適合藥材的生長。白敬軒在里面轉悠了一上午,不由得嘖嘖稱奇。
本以為青山村人第一年種藥材,還屬于摸索階段,藥材能達到中等已經很不錯了。沒想到,幾乎每一家種出的藥材,都不比白家藥田經年的藥農種出來的差。
按照濟民堂對外的收購等級和價格,這些藥材后面幾個月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大多數都等達到頂級生藥的標準。
田里侍弄藥材的村民們聞言,紛紛松了口氣,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跟著顧家種藥,他們考慮了很久才咬牙做下決定的。雖然顧家小葉子,也承諾田里的藥材,她會按照等級照單全收,鄉親們心中還是存著意思隱憂——她每天能消耗兩百多畝的藥材嗎?要是她反悔了,他們一年的努力豈不是白費了?
經過濟民堂白三老爺的鑒定,頂級的生藥,無論到哪個藥鋪,都是很歡迎的。現在看來,他們的草藥不愁賣不出去了。
鄉親們最關心的,自然是藥田的產出了。他們把白敬軒團團圍住,隱晦地打聽這一畝藥材能賣多少銀子。李小海仗著自己身材瘦小,身體靈活,擠在最前面,他指了指自家藥田,滿含期待地看著白敬軒:“白三老爺,你看看我們家的藥,到秋后大概能賣多少錢呢?”
他娘和姐姐在顧家做工,家里的兩畝藥田幾乎都是他在打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李小海不過十歲的模樣,已經能當半個大人使了。青山村像他這樣,早早承擔起家庭責任的半大孩子,遠不止他一個。
他年歲小,個頭不高,干活自然比不得大人。不過,他大多數時候都泡在了藥田里,比任何人都勤勞,不辭辛苦地侍弄著兩畝藥田,再加上顧夜的指點,他家里的藥材比周圍漲得都好。
白敬軒看了一眼,點頭道:“如果接下來老天爺配合的話,你家這兩畝柴胡,產出三百公斤應該沒問題。這個數量,我們白家最好的藥農,撐破天也就種出這個數來。”
李小海在心里默默地算著,柴胡葉兒姐姐收購的價格,最低也是五十文一斤,四百公斤的話……他眼睛驟然一亮,三十兩!他的兩畝藥田,居然能有三十兩的產出!!難怪葉兒姐姐說,跟她一起中藥材,絕對不會吃虧的!這哪里是種藥材,這是種銀子呢!
李小海暈暈乎乎地擠出人群,嘴巴快要咧到耳朵根子了。娘和姐姐,在顧家辛辛苦苦勞作了一年,也不過十來兩銀子的進項。他家的兩畝藥田,居然等于她們近三年的工錢!這種驚喜,讓他直到晚上躺在炕上,還暈暈乎乎,不知是夢還是現實呢!
白敬軒被老鄉們圍著,不好打擊他們的熱情,一一為他們保守估計了產量。種藥的鄉親們,熱情空前高漲起來,侍弄藥田更精心了。這些,可都是能下金蛋的母雞啊!
從山上下來,白敬軒是口也干了,嗓子也啞了,人也疲了。沒辦法,面對老鄉們一張張期待的面孔,他真說不出拒絕的話語來。顧蕭再一次對他表達了歉意,讓顧夜給他泡上一杯潤嗓子的藥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