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路五天,凌絕塵一會兒“吐血”,一會兒“昏迷”,一會兒“毒發”的,顧夜愣是在馬車上,照顧“重病”的傷員,整整五天。
顧蕭進來看了幾次,凌絕塵面容慘白,有氣無力,潔白的衣襟上,還沾著“血液”,看上去好不凄慘。身為他主治醫生的顧夜,不得不待在馬車上,竭力搶救“病危”的患者。
顧蕭心中也急啊!他孫女老跟這漂亮的不像話的公子哥兒待在一起,孤男寡女的,傳出去多不好?可是馬車內的空間,躺了一個人,再加上孫女和她那碩大的藥箱,再多加一個人就顯得擁擠了。
他盼著趕緊到衍城,把傷患安頓下來。他決定了,等凌絕塵傷勢穩定后,他就把孫女跟那家伙隔開!男人長得太好,不安全!
到了衍城后,顧蕭發現自己忙得腳后跟不沾地。制藥廠的廠房,已經有人打掃得干干凈凈,但是需要的制藥器具,需要采買置辦。城郊的莊子,改為釀酒廠,又是一個大工程。
總之,顧蕭爺孫倆天天都是早上天剛亮就出去了,晚上踏著月光進門的。哪里還有時間和精力,去管孫女和凌家公子的事?
不過,顧夜也沒閑著。她在隱珍閣定的各種實驗器材,已經被運送到她選定的廠址,并且按照她的指示送到每個車間。三套院子,一套院子儲存和處理各種藥材,一套院子是制作工廠,一套院子儲藏成藥。后罩房被打通了,隔成單獨的院子,作為工人的宿舍。
顧夜自詡是研究型人才,對于辦廠心里也沒底。幸好有塵哥哥改進的計劃書,照本宣科,一步一步地進行著。再加上隱魃這個稱職的幫手,廠房的改建和器材的安置,她只要動動嘴,底下有十幾人供她使喚呢。
廠房和器材安排妥當后,接下來就是招工和進藥的事了。臨出發的時候,青山村的老村長,找到了顧夜,希望她能照顧一下,從村里招些工人過去。
山里人一生的夢想,就是走出山村,去外面的世界闖一闖。以前沒有機會,現在村里出了個“厲害”的人物,要在衍城辦制藥作坊。辦作坊肯定需要工人,不少人家都找到村長,希望他在中間說和說和。
的確,制藥廠需要的工人不少。她的制藥廠采用流水作業,凈制、蒸餾、煎煮、濃縮、粉碎……每一道工序,都需要不下十人,甚至更多。村里的鄉親們,都是知根知底的,用起來比從府城招的更放心。
顧夜從村里挑選了十多個十到十三歲不等的女孩子,五六個手腳麻利的媳婦婆子,還有七八個青壯年。她選人首先注重人品,接著才是能力和才干。鄉里人勤勞樸實,用起來比較踏實。
這二十多個人,被安置在后罩房隔出來的院子里,女孩和媳婦們一個院子,男人們一個院子。這些人雖然來到一個新環境中,心情很忐忑,不過眼里還是有活的,收拾廠房、搬運器材,出了很大的力氣。
顧夜挑選幾個機靈心細的,分到蒸餾、濃縮這樣又技術含量的組里,組長分別是顧麗兒和江中天。一些勤快手腳麻利的分到凈制和煎藥組,凈制組的組長是李秀紅,煎藥組組長由顏嬸暫代。那些有力氣的青壯年,則被分在了粉碎組,組長暫時由村長家的李二叔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