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濟民堂門前,站著兩位面目相似,豐神俊朗的少年。一位天青色衣衫,面容溫煦,不驕不躁。一位身著藍色衣袍,眉頭緊皺,滿臉不耐。顧夜挑了挑眉——白家的這對孿生兄弟,也到京城來了?
穿藍色衣袍的是白芷,他指著那青年,斥道:“你好大的膽子,訛詐竟然訛到我們濟民堂頭上來了。‘感冒沖劑’每日從我們鋪子里賣出去不知凡幾,從未聽說吃過以后上吐下瀉的。你怎么肯定你大哥不是吃錯了東西,而一口咬定是我們家的藥出了錯?”
青年抬起頭來,臉上糊滿了眼淚和鼻涕,他泣不成聲地道:“我大哥生病,胃口不好,今日除了你家的藥,幾乎粒米未進……”
“這位兄弟,這就是你的不是了。抓藥前,就提醒過你們,沖劑是要飯后服用的。你們不遵醫囑,出了事反倒來找我們?”濟民堂的一個伙計,抓住青年話中是把柄,大聲地道。
青年用袖子擦去臉上的眼淚,繼續道:“沒聽說什么藥,換成飯前或者不吃飯時候吃,就要死人的。除非……這藥里有毒,對人身體損害極大!”
圍觀的百姓聽了,紛紛議論起來:“對人身體有損害?那我和我家人,以前也都吃過顧氏制藥的沖劑,不會身體內堆積了毒素了吧?”
“我聽說,毒師中有人采用以毒攻毒的法子。不會顧氏制藥的藥,真的有毒吧?毒性拿捏不恰當,不就出事了嗎?”
“哎呦喂!我家還有屯了好幾種顧氏制藥的藥呢,不行,一會兒我就讓人回家拿過來退了!”
“韓兄,顧氏制藥的藥,是出了名的難買。韓兄家中居然有好幾種,莫非有什么門路不成?”
“好說,好說……”那位韓兄語氣中不無得意。
“說不定,這位弄錯了呢!我家有個頭疼腦熱,也都是在濟民堂買顧氏制藥的藥,從來沒出過差錯啊。顧氏制藥的藥,效果可比一般的湯藥好多了,還不苦。”
“是啊!尤其是兒童用藥。我家中的小兒子,去年冬天受了寒,高燒不退,吃了顧氏制藥的退燒藥,沒要三天就又活蹦亂跳了。”
“可不是嘛!我弟弟不慎落水受了寒,咳了一個多月,吃了好多湯藥都無濟于事,喝了兩瓶顧氏制藥的止咳糖漿就痊愈了。我聽說,好多權貴之家,都是服用過顧氏制藥的沖劑和丸藥。顧氏制藥怎么可能弄有毒的藥物進去,他們不怕惹上官司嗎?”
“不會是……同行相忌,被人栽贓嫁禍了吧?”
……
那青年聽輿論開始往顧氏制藥的方向倒了,臉上露出一絲慌亂。他朝著人群中的某個方向偷偷看了一眼,繼而像得了什么指示似的,撲在大哥的尸體上嚎啕大哭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