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國寺中的景致,也是其香火如此興旺的原因之一。春有牡丹夏有荷,秋有菊花冬有梅,雖然已經的初冬時節,晚開的菊花還是有幾分觀賞性的。
用完素齋,君氏在禪房中休息,安雅郡主便拉著顧夜去賞菊。自從顧夜治好了她慶王世子的病,安雅郡主就沒再把她當外人。不過,平日里說話和態度,在別人眼中并沒好上幾分。
顧夜知道她的秉性,跟她相處的時候也是直來直往,該懟的時候從未留過情。安雅郡主不以為杵,反覺得她率真可愛。
安國寺的菊園中,有一片池塘,塘邊假山嶙峋,芭蕉只留下深綠色的葉子,池邊各色的菊花,跟碧幽幽的池水交相輝映,景色頗為不俗。
安雅郡主拉著顧夜,來到池塘的另一邊:“這邊有幾株墨菊,品相極佳。我們府里某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妾室,附庸風雅,自詡像菊花一樣清高,曾經舍了臉想要求一株。也不看看自己什么身份,活該被拒絕!”
顧夜心道:這恐怕跟身份無關,換成別的官家夫人,也是要被拒絕的。不過,那么多京中貴人來賞菊,可從未聽說討要菊花的,慶王府的那位寵妾,也夠奇葩的。
“褚……褚姑娘!”一個驚喜的男聲,從兩人背后穿了來。顧夜停頓了幾秒,直到安雅郡主扯了扯她的衣袖,才意識到這聲“褚姑娘”是在叫自己的呢。
穿來多年,習慣了別人喊她“顧姑娘”,認祖歸宗后,大多改稱“葉兒姑娘”,只有不太熟悉的,才會以“褚姑娘”相稱。
顧夜回頭望去,一位皮膚白皙、樣貌俊美,文生打扮的公子,正面露激動和驚喜地看著她。那位公子,眉眼宛若水墨畫一般精致,鼻梁高挺,唇紅齒白,美得仿佛美玉雕成的一般,雌雄莫辨……
顧夜挑了挑眉,心中潛在的臺詞是:我認得這小美人嗎?不可能!這么漂亮的小美男,她不可能沒有印象的!!
寧東辰見顧夜望過來,便上前一步,文質彬彬地道:“褚姑娘,向山一別多日,沒想到竟在此地相逢。救命之恩,寧某無以為報……”
別!千萬別以身相許!本姑娘救得人多了,怕自己接收不過來。顧夜隱隱知道對方的身份了。向山救下的一群書生中,姓寧的,不就是“京城雙杰”中的寧東辰寧公子嗎?
“舉手之勞,寧公子不必掛齒!”顧夜自認在文學上沒啥造詣,對那些咬文嚼字的文人,一般都敬而遠之,即便小美男長得挺合她審美,也引不起她的興趣。頂多……多看幾眼養養眼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