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顧氏制藥的兒童藥?那種甜甜的藥水?”老婦人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忍不住追問了一句。
顧夜點點頭,旁邊負責發藥的良辰,包了兩天的兒童感冒沖劑,遞到老婦人的手中,叮囑道:“一天三次,一次一包,用溫開水沖化了,給孩子喝下去。注意給孩子保暖。”
老婦人面露難色:“家里的房子塌了,孩子的娘當場沒了,孩子爹腿斷了,在吳家的醫棚那兒等著治療……家里棉衣被子都壓在房子底下,勉強挖出來的,也被打濕了……”
美景看向自家主子,在對方的示意下,從隔壁取了一件八成新的襖子,幫老婦人裹在孩子的身上。老婦人感恩戴德,要跪下來給顧夜磕頭,被美景給硬拽了起來——她知道,自家姑娘向來不喜歡人跪來跪去的。
顧夜見老婦人臉色不大好,給她診了脈,果然也寒氣入體。她也給老婦人開了藥——幾包感冒沖劑。很快,災民們中間已經傳開了:顧家的醫棚里,七歲以下的孩童,以及五十歲以上的老人,都會免費贈送顧氏制藥的沖劑。
本來門前冷落的顧家醫棚,很快擠滿了抱著孩子,扶著老人的災民。幸虧有大鵬帶著王府親衛,幫忙維持秩序,才不至于發生推擠和踩踏的事故。
從早上到中午,顧夜忙得連口水都沒空喝。一開始的時候,月圓還能在一邊搭把手。后來,不斷有醫棚有高燒昏厥的重癥患者,那些大夫們束手無措只能來請顧夜這個小神醫。月圓被她派出去,給重癥患者打針吊水去了。幫她拿藥的良辰和美景,也大冷天忙出一頭汗來!
“妹妹!這孩子燒得快不行了,你快給她看看吧!”顧茗抱著一個看上去七八歲年紀的小女孩沖進來。他懷中的小姑娘,穿著破爛單薄的衣裳,頭發枯黃,瘦成一把骨頭,手上腳上滿是凍瘡,往外流著膿水……
哥哥們知道妹妹來城外賑災義診,都出城來幫忙。顧夜的醫棚比別的醫棚搭得結實,還盤了火墻和火炕。這些都是她哥哥們的杰作——怕妹妹冷著唄!
別的醫棚的大夫們,都羨慕不已——他們抱著火盆都瑟瑟發抖——今年冬天,實在是太冷了!
哥哥們搭好了妹妹的醫棚,又在旁邊搭了幾個相似的醫棚,沒有火墻卻盤了炕,以防妹妹手頭上的重癥患者需要躺著輸液。萬一虛弱的患者在輸液的時候凍著了沒救回來,不墮了妹妹“絕世小神醫”的威名?
于是乎,以顧夜醫棚為中心,一天下來蓋起了好幾個暖和的窩棚。那些有資格住進去的重癥患者,把外面排隊的災民羨慕得不要不要的。
“哥,你從哪兒撿到這個小姑娘的?她的家人呢?”顧夜無視了小姑娘身上的臟污,讓顧茗把她放在炕上,手腳麻利地給患者診斷起來。
顧茗有些擔憂地看著炕上昏迷不醒、生死不知的小姑娘,道:“在離災民安置點外約兩里地的地方,她孤零零地躺在雪地上。……讓我想起了你被劉氏扔進山里,我找到你的那一刻……”
“我?別說,還真有點像!不過,我那時候已經十一了,比她大!”顧夜熟練地跟她打上點滴道,“沒事兒,風寒、發燒,燒成肺炎。在別的大夫那兒,或許就沒救了。這小姑娘很幸運遇上了我——就像當初我比較幸運,有你這么個好哥哥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