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夜聽說了他的事情,除了贈藥外,又分給他一輛八成新的厚棉襖——府里的老管家捐贈出來的。
這一天,顧夜不知道自己診了多少病人,送了多少藥品出去。老人和孩子,向來是最容易生病和死亡的。有了顧氏制藥的藥,再加上城里有錢人捐贈的棉衣棉被,這一日數千災民沒有一個病亡的。
不少親人都覺得他們撐不下去的重癥患者,也被從死亡線上拉回來,躺在醫棚里吊水呢。這些災民幾乎都是貧苦農家出身,平時小病連藥都不吃,硬撐過去。針劑對他們來說,效果很好,見效也快。
到了傍晚,顧茗救回來的小丫頭,燒已經全退了。吃了兩頓飽飯的她,已經能下炕幫著良辰分包藥材了。
良辰悄悄對顧夜道:“王妃,這小姑娘干活挺麻利的,也很有眼力勁兒,不如留她下來幫忙吧!”
“行!你問問她愿不愿意留下來,如果愿意的話,今晚給她清洗干凈,換上棉衣棉褲——留在藥棚里做事,不能太邋遢。”顧夜叮囑了一句。
良辰暗暗松了口氣,笑道:“咱們請的幫工,每日不但能吃飽,還有十文工錢。放心吧,她要是不傻,肯定會選擇留下來的。”有了這個小幫手,她終于能直起腰松快松快了!
良辰抽空問了小丫頭,小丫頭自然求之不得,不過十文工錢她卻拒絕了:“小神醫和顧哥哥救了我的命,我為他們做事是應該的,怎么能要她們的工錢呢?每天管兩頓飯,我就心滿意足了!”
顧夜的幾個哥哥幫忙修的醫棚,都用紅磚盤了一圈大炕,能并排躺二十多位患者。燒炕自然是要柴火的,他們就雇了災民中年輕力壯的小伙子去砍柴,一捆柴可以換一個成年男子拳頭大小的雜面饅頭。
雖說砍柴的地方有點遠,一天下來砍上兩捆應該沒問題。再加上朝廷和京中權貴施的粥,吃個大半飽應該沒問題。有孝順的,把饅頭省下來跟家中的父母和爺爺奶奶分著吃,比光喝粥要好得多。
小丫頭腸胃弱,這兩頓喝的都是和濃的粥。對一年到頭都不知道什么是飽的她來說,已經是比過年還幸福的事了——只有過年的時候,爺爺奶奶才會給她送一碗二米飯,上面放著帶油水的菜。她做夢都想天天都能吃上飽飯呢!
良辰一邊教她包藥一邊跟她聊天:“你爺奶和叔伯他們有沒有過來?”
“應該來了吧?他們比我還早從村子里出來。我病了走不快……”小丫頭低下頭,聲音很小。跌跌撞撞從四五歲一個人撐到現在,她不知被人指著鼻子罵了多少次災星,已經習慣了被拋下。
她突然抬起頭,擔憂地看著挑燈給災民看診的小神醫,有些惶恐地道:“他們都說我是災星,克死了爹娘,會把災禍帶給親近我的人……我,不會給小神醫和良辰姐姐帶來麻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