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嘮嗑的老大爺想了想,道:“我讓我家倆兒子,去撿柴火。小神醫為了我們災民考慮得這么周全,能給她省點就省點兒吧!”
他這么一說,馬上有不少災民響應。縮在窩棚里,越坐越冷,還不如出來找點活干呢!小神醫心善,還能讓他們白干活?
京城外面兩里多有座小山,山上樹木繁茂,連日大雪壓斷了不少樹枝。雪下面也埋著不少枯枝,撿起柴火來根本不費勁兒。有災民在山上的雪堆里,撿到了凍僵的野雞,去撿柴火的災民就更多了。
柴火多了,京城里的富商又捐了幾口大鍋,熬藥水的鍋越來越多。雖然今天的災民數量又增加了數千人,但是領藥水的隊伍還是在飛快地縮短。
有幸選中幫忙熬藥水的災民干勁十足,這活對干慣了活的他們,完全沒有難度。干上一天,管三餐不說,還每人發三個饅頭,可以帶回去給家人吃!
很快,災民們就知道了對三個“鬧事”者的處理方案。那漢子辱罵寧王妃,下了大牢,據說被流放到鹽場做苦力。收買他的男子,被家人用重金贖了出來。而姓劉的孤寡婦人,雖然被放了回來,但是被人孤立了起來。
她又是嚇又是怕,加重了病情。還是她村里的鄰居,看著不忍,求了小神醫,領了幾副湯藥煮了給她喝。也是她命大,竟然挺了過來。看到劉姓寡婦的慘狀,其他災民都老老實實,不敢再有其他的想法了。
第二天的病人,比義診第一天要少許多,不少都是輕癥患者。災民中的老人和孩子,都診治的差不多了。下午時候,顧夜便清閑了下來。
她起來扭了扭腰,晃了晃胳膊,走出醫棚,到重癥患者的窩棚去給那幾個肺炎患者復診。一轉頭,看到三丫跟在她身后,顧夜道:“你的病還沒好完全,回去躺一會兒。”
“謝謝小神醫關心,我覺得自己好多了!您就讓我跟著吧,我躺得骨頭疼!”三丫態度有點小殷勤。顧夜已經從良辰那兒得知,這小丫頭表示了對學醫的興趣。
經過觀察,這妮子雖然有點小聰明,身上也有些小毛病,但經過了那么多苦難之后,性格依然陽光開朗,最重要的是她懂得感恩。若是她天分還能說得過去,又愿意下功夫的話,顧夜倒不反對教她些醫術——就看她能學多少了!
看完幾個重癥患者,顧夜在災民安置地游蕩著。看著多出來的幾個醫棚,她挑了挑眉。看來,這些人的消息還挺靈通的嘛,才半天時間就得知她給那幾家送推薦帖的事了。
后來的幾個醫棚里的大夫,看到了顧夜,都殷勤地過來打招呼,并且有意無意地介紹自己是哪家的——目的太明顯了!
又往前走了幾步,有幾家藥商湊過來,表示可以捐贈一批治療風寒的藥物。顧夜當然不會拒絕!她家的藥也是銀子買的,能省一點是一點!
走到施粥的粥棚,顧夜眼角余光看到一個人沖她揮手,轉眸看過去,原來是和嘉公主。顧夜迎上去,問道:“你怎么親自過來了?你家駙馬放心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