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茗輕輕敲了敲她的腦殼,道:“你知不知道,你一時心軟,會給自己增加多大的工作量?”
“哥,如果病的是我,你會不會甘愿冒著被打板子坐牢的風險,來為我討一碗藥水?”顧夜莫名有些感性。
顧茗沒有猶豫地道:“當然,比起你的命,被打板子下大牢算什么?只要不是送命的事兒,自然你的病重要嘍!”
“是啊,如果不是為了重要的人,如果不是實在走投無路,誰會拿這樣的事開玩笑?身體不好的,二十板子下去,命都送掉一半了。回頭,我再多做些藥水。哥,你也再辛苦些,讓附近的百姓也領一碗藥水吧。”顧夜深深地嘆了口氣。
這天下間,最苦的,莫過于百姓了。在她能力范圍內,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善事。她不圣母,但也做不到看著普通百姓生病、死去而無動于衷。
顧夜的話很快傳了出去。義診的大夫苦逼地發現,本來已經縮減的工作量,又重新升了上來。好在,義診的醫棚越來越多,百姓們的病情就那么幾種,看病的速度提高上來了,倒也比第一日輕松許多。
雖說,近兩年風調雨順,老百姓們也只是能填飽肚子。一場病有可能讓一個家庭家徒四壁。家貧看不起病的,附近的村子里自然不在少數。
村長和村里幾戶村民作保,前來看病的人絡繹不絕。而病人中,以孩童和老人占了多數。大家都聽說了,顧家的醫棚由小神醫和她的弟子坐診,醫術高明,再重的病到她們手中都藥到病除。
年幼的孩子和老人,還贈送沖劑。沖劑雖說價格不算高,卻比湯藥高一些,關鍵是效果好啊。喝湯藥有可能五六天才好,沖劑頂多三天就痊愈。
老人和孩子大多都集中在顧家醫棚門前。即使排了號,也舍不得走遠,怕聽不到叫自己的號而錯過了。顧夜和月圓忙得焦頭爛額!
就在她們忙瘋了的時候,岳大夫拎著藥箱子來到顧家的醫棚。這位年輕的大夫,醫術雖然不錯,但一個人挑起一座醫棚的重擔,他還真沒那信心。
但是,在他看來,這可是由小神醫牽頭的義診活動,他不過來支持一下,有點說不過去。這越來越多的大夫加入義診,他哪里還能心安理得地在家里貓著?
“小神醫,我看你這兒挺忙的,在下給您打個下手吧?”岳明宇頂住同行目光的壓力,詢問道。
他的家族在江南一帶,又是個不受家族重視,只身來京城謀生的。人脈不廣,并不知道后來那些義診的大夫,是為了一個醫學院的推薦名額。他只是單純的覺得,他也可以為災民、為百姓做些事兒。
當然,也并不是那么單純。還抱著能在小神醫面前刷好感度的意思。
有人愿意分擔,顧夜自然樂意。再說了,這岳大夫的醫術還是不錯的,就是……缺乏信心和歷練。現在那么多災民和貧困百姓,足夠他練手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