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請放心,指揮使大人胸有成竹,對此事很有把握,不讓我們出城迎敵想必也是有他的道理,還請將軍耐心等待。”
“等待等待,我是帶著朝廷的命令下來的,前番在忻州城,我要前來杭州剿滅反賊,蘇老就讓我在忻州城等待。
到了杭州還讓我等待,也好,這樣吧,你去想辦法聯絡一下你們的指揮使,看看他有沒有什么好計策。”
養依柔知道狄護的意思,心里也清楚狄護的想法。
之前在忻州城的時候,狄護還是滿心期待的想見見這個江童,但此時狄護心里已經發生變化,如果大小戰事,全靠著這種文弱商人來決定,那他們這些將軍的出路又在哪里?
而且在狄護心里,其實快攻才是最好的辦法,畢竟剛剛擊敗了忻州城的反賊,反賊內部肯定出現動亂。
這個時候攻打城池,剿滅反賊,是最好的機會,所謂趁病要命,就是這個道理。
兵法上,最忌諱的就是遲疑不決,忻州城何方戰敗,如果不快速出兵,反而給了反賊防備的機會。
而且狄護也是心里沒底,畢竟現在杭州城還在反賊手里,而蘇州就在不遠處,如果蘇州城出兵,兩座城池加起來,兵力上自己也不是對手。
畢竟能在忻州城戰場獲勝,靠的就是偷襲,而且大軍當時已經在信州等了很久。
要不是因為蘇老在城里,恐怕狄護早就要進城剿匪了。
“將軍,請不要意氣用事,杭州城本就是防守嚴密,之前我進入杭州城的時候,費了很大一番功夫,指揮使大人當時只是跟我了解了一下情況,就讓我回到忻州城。
雖然我與指揮使接觸只有不到半天時間,但我進出杭州城可是足足花了三天的時間。
如今大軍壓境,杭州城肯定是更加的嚴防死守,想要進出城,恐怕是比登天還難啊,將軍切勿為難在下。
不過既然指揮使大人說了,那么他肯定會有應對之策,不如我們明日先按照大人的意思,先派遣將軍城外叫陣。
看看第三日有何變化?如何?”
狄護心里雖然不情不愿,但此時也沒有別的好辦法。
對于剿匪的事情,狄護之前做過不少,雖然是蘇廣源門生,但好歹是武將出身。
而破城剿匪的事情,自然是沒做過多少,如果要按照狄護的脾氣,早就強攻杭州城了,還有當初的忻州城。
只是眼下又是蘇丞相密令,還有杭州城里面那個不知死活,不知所謂的新任阿含府指揮使。
“我沒有意氣用事,只是大軍停留在這里多時,如果遲遲攻城不利,可能會對大軍造成影響,而且對老百姓來說,早一日太平,也是好的。
據我這一路走來,路上所打聽到的消息,蘇杭被反賊占據已經數月之久,不知道為何朝廷始終都沒有下令。
一直到忻州城被反賊占據,朝廷這才下令出兵剿匪,這也令我十分不解。”
這時一旁的另外一位將軍站出來,對狄護說道,
“將軍,您難道不知道,是因為蘇丞相的緣故嗎?
蘇杭二州雖然被占據,但周邊各縣卻沒有被拿下,只有忻州城出事,蘇丞相生死未卜,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