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劉公公說弟弟的傷真的好了,而且還能下地走動了,朱由檢那顆擔著的心終于放下了。他不敢想象如果這次弟弟醒不過來了,自己會變成什么樣子。現在好了,一切都過去了。
打發走劉公公后,朱由校立刻去了坤寧宮,他要把這個好消息告訴自己的皇后張嫣,讓她也跟自己一樣高興高興。最近幾天因為自己的原因,皇后的臉上也看不到多少笑容了。
在劉學的指揮下把煙囪裝好,膛泥抹好,爐子的外表也均勻的涂抹上了一層泥巴,最后把爐蓋一蓋,稍微用力按了按,讓爐蓋的密封性更好一些。
做完這些,劉學又讓人拿來了一些已經碾壓成粉末的煤炭和干土。煤是可以直接燒的,但從小家庭條件就不好的劉學家從未直接燒過煤炭,他家燒的都是煤球。
“你們看好了,把煤粉和土按照這樣的比例摻和到一起,然后滾成差不多這樣大的球。”劉學一邊制作著煤球,一邊給馬三等人講解著煤球的制作要領。由于這個時代沒有制作煤球的機器,劉學只能選擇用手去滾煤球了。
在眾人的齊心協力下,不大會兒的功夫就制作出了大量的煤球,這些煤球一個個擺在地上,遮蓋了好大一塊地方。
看煤球數量制作的差不多了,劉學讓人把煤球拿到廚房去烘干。
烘干一些煤球后,劉學又指揮著馬三等人烘干煤爐里的膛泥。等膛泥烘干后,劉學便親自生起了爐子。
雖然明朝的科技還很落后,工匠的地位也很低下,世襲制度下,許多工匠的后代中也出現了很多敷衍做事的。但是,馬三和趙四等人不在此列,這雖然是他們第一次制作爐子和煙囪,然而他們卻一次就成功了。
隨著爐火越燒越旺,屋子里的溫度漸漸的高了起來。
“給,這是你們的報酬。”劉學跟周玉鳳要了二兩銀子,給馬三和趙四一人一兩。
“殿下,要不了這么多,要不了這么多。”見劉學要給自己一兩銀子的工錢,馬三和趙四連忙擺手拒絕,他們哪敢要這么多銀子。
“都拿著,不然本王可生氣了。”劉學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說著,同時把銀子重重的放在兩個人的手心里。“以后本王還會有事情要你們做,到時候你們好好做事就行了。”
馬三和趙四相互看了一眼,然后跪下叩頭道:“謝殿下賞,以后殿下有用得著小人的地方,小人必全力以赴,不叫殿下失望。”
工匠們走了,劉學把王承恩留下,然后讓其他人也走了。雖然劉學對明末這段歷史的了解不多,但他知道崇禎皇帝在歪脖子樹上吊的時候,他的身邊只有王承恩一個人。
王承恩也許和其他宦官一樣貪財,怕死,但有一點,他對崇禎皇帝的忠心那是毋庸置疑的。劉學覺得,只要有這一點就足夠了,自己不怕他貪,就怕他不忠。
和珅貪不貪?眾所周知他是滿清一朝的巨貪。乾隆皇帝難道不知道他貪嗎?顯然是不可能的。那么乾隆皇帝為什么不殺他呢?還不就是和珅雖貪,但他對乾隆的忠心卻是誰都不能比擬的。
貪不要緊,要緊的是忠心,是真心實意為自己做事的人。
劉學現在身邊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