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志,根子,大瓜,蛋子,過來一下。”剛一下課,劉學就把平時跟自己玩的比較好的幾個同學喊了過來。喊完人,他還不忘拍了拍前桌姚中民的肩膀。
“什么事?”姚中民扭過頭問道。
“有好吃的。”說著,劉學從書桌里掏出書包,然后把書包提起來往桌子上倒。
嘩啦啦,一堆東西從書包里掉到桌子上,由于東西太多,有一些蹦跳著掉到了地上。
“來,這是我去燕京帶回來的,見者有份。”說著,劉學抓起一把桌子上的諸如驢打滾一類的燕京小吃就放到了汪小敏的面前,“吃。”
上課又下課,下了課又上課,如此反復幾次,隨著鈴聲的再一次響起,放學了。
鈴聲過后,劉學把書本往書桌里一塞,然后起身朝外面走去。
取了自行車,劉學和小志、根子等幾人一起回家。
小志、根子等五人除了大瓜是學校所在的前余村的外,其他四個人都是東疙瘩村的。從東疙瘩村到前余村上學必須要經過劉家村,因此,每天放學,劉學要么和劉偉一起回家,要么就是和小志幾人一起回家。
“學子,你什么時候回來的?”騎著自行車剛出前余村,劉偉就從后面追了過來。劉偉跟劉學不是一個班的,而且昨天回來后,劉學還沒去找過劉偉,所以劉偉并不知道劉學已經從燕京回來了。
“哦,昨天回來的。”劉學說道。
劉偉緊蹬幾下追上劉學,和他一起并行,然后倆人聊了一會兒。
前余村距離劉家村僅三華里多一點,只用了十幾分鐘就到了。到了劉家村,劉學和小志幾人分道揚鑣。
“偉子,先跟我回家,我帶了點東西給你。”和小志幾人分開后,劉學朝正要離開的劉偉說道。
回到家,劉學給了劉偉一大袋子從燕京帶回來的各種吃的。
劉偉走后,劉學撥通了李志浩的電話,電話里他讓李志浩幫他聯系一個玻璃廠,他需要一批玻璃制品。李志浩問他要多少,劉學說先來幾百上千件吧,如果以后需要再訂就是了。
傍晚放學后,劉學和小志大瓜幾人一起練習跑步。中考是有體育成績的,不多,只有三十分,可這三十分的獲得相對容易一些,因為這三十分不用你去費盡腦力去學,去背,只需要每天拿出一點時間去練習一下即可。對于農村孩子來說,一千米不是什么難事,引體向上和立定跳遠只要勤加練習一下也是沒什么問題的。
從學校跑到劉家村村口的橋頭大概是四華里,一來一回就是四公里,也就是四千米,這已經遠遠超過中考考試要考的一千米了。從今年過完年后,只要沒有特殊情況,劉學都會和小志他們一起跑一趟,有的時候劉偉也會參與進來。
跑完步,幾個人在學校休息了十幾分鐘,然后大瓜獨自回家,劉學則和小志幾個人一起騎車回家。
回到家里,劉崇海已經回來了。設計公司的人已經測量完土地,回燕京開始設計養殖場的圖紙。只等圖紙一出來,養殖場就會動工。
這幾天劉崇海每天都在忙著跟村里和市里的工作組一起進行征地補償的事情。其實這件事劉崇海完全可以不參與的,只要按照賠償標準把征地的補償款打到專用的賬戶里即可。但是劉崇海還是全程參與了征地補償,因為他怕村民們拿不到應有的補償,到時候會怪罪到自己頭上。畢竟他是劉家村人,以后還要在劉家村生活呢。
經過劉崇海,村委和市里工作組三方協作,征地正在有序的進行著,被征地的村民及時的拿到了補償款,一個個臉上露出了笑容。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劉學每天就是上學放學,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在穿越日子到來的前一天,李志浩代買的玻璃制品送來了,劉學從他老叔工作的種子站訂購的種子和化肥也到了。
把該帶的東西都放進壺中界里,劉學在學校一個隱蔽處啟動了穿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