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臨放學的時候,班主任姜華把劉學叫到了他的辦公室。在辦公室里,姜華和劉學說了一些事情,主要的就是提醒劉學距離中考只有一個月出頭了,如果按照劉學現在的情況,他是甭想考上市一中的。
劉學并沒有把自己的事情告訴姜華,他只問了姜華一個問題:姜老師,平心而論,您覺得我就是好好學習能考上一中嗎?
姜華猶豫了一下,他不想打擊劉學的積極性,但他也不能欺騙劉學,所以他如實的說道:“如果不發生什么奇跡,你很難考上一中。”
“我也是這么認為的,所以我得提前為以后做打算。”劉學說道。
“雖然你考上一中的可能性不大,但你現在的任務就是學習,不學習,你以后能有什么出路?種地嗎?我敢說以后如果沒有知識,種地你都種不好。”姜華對劉學有些恨鐵不成鋼。在他的眼里,任何一個學生都不能放棄。
“即便你考不上一中,可是你還可以上二中啊,再不濟還有古城中學。你怎么知道你在高中努力一番后,不能考上一所好大學呢?人都要有希望,如果一個人沒有了希望,那和咸魚有什么區別?”即便劉學和茅坑里的石頭一樣又臭又硬,但姜華依然在苦口婆心的勸說著劉學。
“姜老師,謝謝你,我知道您是為了我好。但是,我的確有不得不去做的事情,我也想安心上學,可是我不能。”劉學隱晦的說道。
“是什么事情讓你放下學業?能告訴我嗎?”姜華問道。
劉學搖搖頭,說道:“對不起,姜老師,我不能。”
“算了。”姜華有些失望加失落的擺擺手說道:“你走吧。”
“姜老師,謝謝您。”劉學恭恭敬敬的給姜華鞠了個躬,然后轉身離開。
下午,劉學走進教室剛坐下,一個女生過來把他叫了出去。女生叫呂嵐,長的很漂亮,平時和劉學接觸并不多。
來到教室外的樹蔭下,呂嵐問劉學這段時間怎么總是不上課,是不是家里發生什么事情了,劉學隨便找了個借口敷衍了過去。如果是以前呂嵐找他,他心里會很激動,因為呂嵐在班里的女生中算是長的非常好看的的那一種。
十五六歲,十七八歲正是情竇初開的年紀,劉學和朋友在一起的時候偶爾會聊起班里的女生,他對呂嵐的印象還是比較好的。但是有了最近的那些經歷后,尤其是見過了那么多漂亮女子,甚至和幾個女人上過床后,劉學對呂嵐已經沒有什么特別的想法了。
呂嵐手里有一個本子,她雙手捧著本子遞到劉學跟前說道:“這是我的筆記,你拿去抄一下吧。”
劉學本想拒絕,后來一想,人家一個女生都這樣了,自己如果拒絕的話不太好,于是他伸手接過了呂嵐遞過來的本子,并說道:“謝謝你。”
呂嵐歡快的跑開了,跑了幾步她扭回頭朝劉學說道:“你一定要認真抄筆記啊,爭取中考考個好成績。”
“嗯,一定的。”劉學舉起呂嵐的筆記本朝她揮了揮手。
看著呂嵐漸漸遠去的背影,劉學納悶了,平時兩個人幾乎沒有什么交集。雖然同學快三年了,但他們屬于并不熟的那種,今天她為什么要借給自己筆記呢?難道她喜歡我?這不太可能吧?劉學低頭看了看自己,平凡的自己并不高大,也不帥氣,更沒有六塊腹肌,反觀呂嵐,雖然不是班里最漂亮的一個,但她絕對能排進前三。
這到底是為什么呢?劉學有些想不明白。
在學校上了兩天的課,和多日不見的一些朋友同學相處了兩天,在十四號這天,劉學去了燕京。到了燕京,劉學沒有多做停留,他和李建設、李志浩父子乘飛機去了鵬城,然后在鵬城過關去了香港。
九十年代的香港被稱為“亞洲四小龍”,其經濟極其發達和繁榮,已經稱得起是發達地區了。從進入香港的那一刻,劉學就被林立的高樓大廈和川流不息的車流所吸引。坐在車里,劉學一直在朝外面看著,看這里的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