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快中考了,等你中考完咱們就去一趟海參崴吧。”
“嗯,好吧。”
“對了,我突然想到一件事情。”話題剛要結束,李志浩突然說道:“你知道在明朝賺錢最好的辦法是什么嗎?”
劉學搖搖頭,說道:“不知道,我目前想到最好的辦法就是賣現代社會的各種商品。”
“你說的這個辦法確實不錯,不過還有一個辦法更好。”李志浩說道。
“什么辦法?”劉學問道。
李志浩說道:“賺錢最快最好的辦法當然是印錢了,那簡直就是無本的生意。缺錢了就去印,缺錢了就去印,當然印的也不能太多,否則就會造成通貨膨脹了。通貨膨脹你知道吧?就是錢太多,而商品數量是一定的,錢越多,商品的價格就越高,這樣人們手里的錢就不值錢了,這很容易引起社會的動蕩,所以不可取。”
“通貨膨脹我知道,而且印錢這件事行不通的。大明有寶鈔,就是這么大一張紙,上面印著面額,只是就跟你說的一樣,大明的寶鈔印的太多了,人們已經不認可寶鈔的價值了,去買東西,都沒人愿意收寶鈔。”劉學一邊比劃著寶鈔的大小,一邊說道。
“紙幣不行沒關系,我們還可以印金屬硬幣啊。”李志浩說道。
“金屬硬幣?”劉學的臉上寫滿了疑問。
“對,就是金屬貨幣,跟咱們用的一分錢,五分錢的那個一樣。”李志浩說道:“明朝用的是銅錢,銀子和金子吧?”
劉學點點頭。李志浩繼續說道:“我們就制造銅幣,銀幣和金幣。我舉個例子,假如一兩銀子能買十斤豬肉,那么我們用十分之一兩銀子造一枚價值一兩銀子的銀幣,那一兩銀子的購買力就變成了一百斤豬肉,這樣說你能聽的懂吧?”
劉學點點頭說道:“能聽懂。”
“好,能聽懂就行。”李志浩用手比劃著,繼續說道:“用十分之一兩銀子造一枚一兩銀子的銀幣,利潤會翻十倍。如果我們用同樣的銀子造一枚價值二兩銀子的銀幣呢?利潤是不是就翻了二十倍?如果是制造五兩銀子的硬幣呢?十兩銀子的硬幣呢?利潤又是多少?”
想了一下,劉學覺得李志浩說的如果能實現,那他就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掙到大筆的銀子。只是……
“如果這金屬硬幣跟寶鈔一樣,百姓們不認可怎么辦?”劉學問出了自己的疑問。
“這個也很好解決啊。”李志浩說道:“你不是雇傭了一萬多難民為你工作嗎?發工資的時候就發印好面值的銅幣或者銀幣。還有就是你賣東西的時候,收錢也只收印好面值的硬幣。你就記住一點,只要是你用到錢的地方,統統用咱們自己印好的金屬貨幣就行。一天兩天的肯定沒多少人接受,但時間久了,人們用習慣了就好了。當然,你得開放兌換業務,比如一兩銀子換一枚一兩銀子面值的硬幣這樣子。至于面值什么的,我再好好琢磨琢磨。到時候咱們用現代社會的機器制造硬幣,這樣制造的速度快,而且硬幣會很精美,最重要的是別人還模仿不了。”
“對了,我剛才聽你說你跟魏忠賢的關系搞的還不錯?”李志浩問道。
劉學點了下頭說道:“還行吧,一起合作賺點小錢。”
“制造金屬貨幣肯定會損害一部分人的利益,你想啊,別人用一兩銀子換到手里的硬幣只有十分之一兩銀子,甚至更少,那些有錢人能愿意嗎?到時候你別出頭,讓魏忠賢去操辦這件事。反正恨他的人多了去了,不在乎再多一些人恨他的。”李志浩壞壞的說道。
說實話,學車真的不是一件太困難的事情,尤其是一對一的傳授下。其實早在好幾天以前,劉學就已經能熟練的開著車上路了。之所以他還在繼續學車,其實他是在學農用車輛和工程車輛的駕駛方法,以及一些修路能用的上的機械的操作方法。
這天,結束上午的練習后,劉學找到了一家賣摩托車的店鋪。經過幾天的思考,劉學不想再傻傻的等朝廷給他調集石油了,他想到了一個解決石油的好辦法。
在摩托車專賣店里,劉學花了幾萬塊錢買了幾輛125摩托和幾輛110的摩托,其中110的摩托中有一半是無級變速的,掛上檔后一擰油門就能走的那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