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城西不遠處的一個小山谷里,許多人正在忙碌,有的人在搭帳篷,有的人在用石頭修路,有的人在卸馱馬背上的貨物。
郭凱作為這支隊伍的最高領導者是最忙的一個,他不停的在隊伍中穿來走去檢查每一處的工作。
“把這些鐵桶安置在那里,那里還有那里。”來到給馱馬卸貨的地方,郭凱指揮著人們把馱馬上馱著的數十個鐵桶卸了下來,跟這些鐵桶一起卸下來的還有數百個圓圓的包裹。卸這些包裹的時候,眾人都是小心翼翼的,因為他們知道這里面放的可是火藥。
沒錯,這些鐵桶就是劉學讓哥哥劉學東在他未來老丈人的暖氣爐廠焊的“沒良心炮”,一共有五十個。這五十個“沒良心炮”就是劉學給郭凱帶領的這支隊伍的后盾,也算是保障吧,如果沒有這個東西,劉學還真不敢讓隊伍出關去修城堡。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華國對炸藥這類的危險物品的管控還不是很嚴格。當時在農村,幾乎每個村莊都有那么一兩個自制鞭炮的人,他們自己買來炸藥和紙張,自己制造鞭炮。這些自制的鞭炮除了他們自己燃放外,也會對外銷售。
在制造五十個“沒良心炮”的同時,劉學通過各種渠道弄到了一批炸藥,然后他利用這些炸藥制造了大概兩百枚“沒良心炮”的炮彈。
把“沒良心炮”和炮彈卸下來后,郭凱又指揮人用防雨布把這些東西給遮蓋起來。現在是夏季,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會下場雨,“沒良心炮”還好一點,不怕雨淋,但那些炸藥制造的炮彈可不能淋了雨,一旦被淋濕了就用不成了。
就在山谷里一片繁忙景象的時候,一名士兵從谷外跑了進來。這名士兵找到廖輝,然后大聲的匯報道:“報告千總大人,有一支韃子的騎兵正朝山谷而來,據卑職估計,應該有六百余人。”
“什么?你再說一遍,韃子來了?”廖輝有些難以置信的的問道。要知道他們剛到山谷沒多長時間,韃子怎么這么快就得到消息了,這不科學啊,難道……
廖輝朝不遠處的勞工們看了一眼,難道是他們向韃子通報的消息?
不,不可能是他們,廖輝把這個大膽的想法從自己的腦海里趕走。
“韃子隊伍離山谷還有多遠?”廖輝朝報信的士兵問道。
“回大人,韃子隊伍離山谷口已不足三里。”報信士兵回答道。
“三里?”廖輝有些急了,對于騎兵來說,三里地根本用不了多少時間就到了,難道自己今天要栽在這里了?
“你,立刻回去繼續打探韃子的情報。”廖輝的官職可不是他花錢買來的,而是靠戰功一點一點掙來的。因此,廖輝很快就想好了對策。他先是讓報信的士兵回去繼續監視韃子騎兵的情況,接著他讓自己的親兵隊長去集合谷內所有士兵。
“老八,你去集合弟兄們,要快。”廖輝叮囑了自己的親兵隊長一句,然后他立刻帶著其余的親兵去找郭凱。
在忙碌的人群中找到郭凱,廖輝把郭凱拉到一個沒人的地方,接著他沒有絲毫隱瞞的說道:“郭兄弟,我在谷口設置的崗哨剛才來回報,說是有一支韃子騎兵正朝山谷而來,你快組織一下你的人撤退吧。”
廖輝知道郭凱這支隊伍的來歷,因此在得知自己將遭遇危險之中后他沒有一個人逃跑,而是先過來向郭凱通知了這一情況。如果自己不通知郭凱而一個人逃跑的話,萬一信王殿下知道了,估計自己會被信王殺了以祭奠這兩千多人的亡魂。
聽到廖輝說有韃子騎兵過來了,一開始郭凱還有些不相信,他問道:“廖大人不是在逗在下吧,咱們進山才多久,韃子怎么會知道咱們的所在的?”
“郭兄弟,廖某沒有逗你玩,你覺得這事是能拿來開玩笑的嗎?剛才哨兵確實來回報,而現在的的確確是有一支韃子騎兵正朝這邊過來,哨兵說距離不超過三里地。我的好兄弟啊,你快點集合人準備撤吧,晚了可就來不及了。”廖輝見郭凱不相信,急的他都要跺跺腳了,旁邊跟著他一起的親兵也有人說道:“郭大人,我家千總說的都是真的,您快點做準備應對吧,再晚一點就全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