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能成為后來名動天下的“八大王”,靠的不僅僅是時局和運氣,更多的是因為他不安于現狀的性格,以及心中的那一份野心。
歷史上,張獻忠是在1630年起兵反叛的,當時陜北已經有王嘉胤和高迎祥等人起兵反叛朝廷了,這極大的刺激了不安分的他。隨著他的東征西討,而且每次都能在朝廷的圍剿中逃出生天,漸漸的,張獻忠的野心便越來越大,以至于到后來他在四川稱帝,建立大西政權。
現在是1627年,席卷半個大明的陜北農民起義還沒有爆發,如今只有王二率領著小貓三兩只在陜西鉆山溝。所以,還沒受過刺激的張獻忠還沒有太大的野心,他只是有些膩煩了在信王府千篇一律的生活,他想出去闖一闖,見見世面。
不管張獻忠有多大的野心,從根上說他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剛才劉學的那一番話讓讀過書,有不少見識的他心底里無比的欽佩劉學。以前,張獻忠只是把劉學看成一個無能的王爺,頂多也就是一個會賺錢的無能王爺,他把劉學當成了向上爬的墊腳石。但是現在,親耳聽了劉學說的那些話后,張獻忠對劉學刮目相看了,原來這個王爺和其他的王爺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他能看到大明的內憂外患,潛在的危機,只是囿于他王爺的身份,很多事情根本做不了。
這一刻,張獻忠突然生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如果信王殿下能當上大明皇帝,按照自己看到的殿下的所作所為,這大明的百姓應該能過上好日子吧。
張獻忠走后,劉學一個人坐在椅子上閉目養神,他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和張獻忠說那些話,也許是為了收買對方的心吧?又或許是其他什么原因,反正看這樣子結果還是不錯的。
在會客廳閉目休息了一會兒,王承恩回來了。看到劉學正閉著眼睛休息,王承恩便沒有說話,而是站在稍遠一點的地方候著。
“回來了?”聽到動靜,劉學睜開眼睛看向王承恩。
“回殿下,奴婢回來了。”王承恩回答道。
“峨眉眾人安排好了?”劉學拿出一瓶飲料喝了幾口后問道。
“回殿下,都安排好了。”王承恩躬身說道。
“嗯,本王知道了。”說完話,劉學又閉上眼睛休息了起來。
過了許久,劉學再次睜開眼睛,說道:“承恩,備車,入宮。”
信王府距離皇宮很近,兩地之間的路面鋪著干凈的青石板,肖榮榮開車來到宮門口,然后下車給坐在后排座的劉學開車門。
劉學下車,然后朝守在宮門口的守衛亮了一下自己的金牌。進得宮門,劉學坐上小轎,然后由人抬著朝乾清宮而去。
轎子停在乾清宮門外,劉學下轎,等著宦官到里面去通報。
很快,通報的宦官出來,躬身朝劉學說道:“殿下,請隨奴婢見駕。”
跟在宦官身后走進乾清宮,然后一路朝偏殿走去。毫無疑問的,今天朱由校又沒上班,他又在偏殿里當他的木匠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