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沒什么。”張阿光說道:“你興旺叔現在的確是在跑一條比較重要的路線,不過你不用擔心,為父會另做安排的,不影響什么。”
“見過殿下,老爺,小姐。”有一句沒一句的聊了會兒閑天,張大明帶著四個男子來了。四名男子一進屋子便給張阿光和張黛玉行禮。
“興旺啊,今天找你們來是有個事情跟你們說一下。”張阿光起身走到張興旺四人身邊,然后說道:“從今天開始,你們就跟著信王殿下吧,以后殿下叫你們做什么你們就做什么,你們明白老爺我的意思吧?”
張興旺四人愣了一下,旋即應道:“老爺,小人明白。”說完,四人朝劉學又跪了下去。
待劉學讓四人起身后,張阿光吩咐張大明道:“大明,去把興旺等人的賣身契拿來。”
等張大明把張興旺等人的賣身契拿來后,張阿光親手把手里的一摞賣身契交給了劉學。“殿下,從今天開始,這些人就是殿下的了。我給殿下介紹一下,這是商隊首領張興旺,這是副首領郭財,這是……”
在華國古代的封建社會,是有奴隸這一說的。有些人為了能夠控制別人,就會想方設法把對方落為自己的奴隸,當然在當時可能不叫奴隸,而是叫奴仆。一旦被落為奴籍,主人殺死屬于自己的奴仆是不犯法的,頂多也就是賠些錢。
在古代,不是所有的有奴籍的人都是普通的奴仆,干著比較低等的活計。就比如像張興旺這樣的家生子,他父親,他爺爺,他太爺爺都是給張阿光的家族打工的,同時他們也是張家的奴仆,只不過他們是在商隊工作,在張家的地位也比較高。就像張黛玉見了張興旺也要叫一聲興旺叔。
古代,在沒有法律保護的合同制度下,奴籍算是一種維系主家和打工人關系的選擇。一旦成為奴籍,主人對奴仆有了生殺大權,主人才會放心的把一些機密的事情交給奴仆來做。
“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是本王的人了,你們放心,只要你們好好做事,本王是不會虧你們的。”劉學看著張興旺四人說道:“從今天開始,你們的月俸上調兩成,做的好的話,年底本王會封給你們一個大大的紅包。”
“謝殿下,我等一定會兢兢業業,不負殿下所托。”四個人再次跪下給劉學磕頭表忠心。
幾天后,張興旺和郭財帶著商隊的五十幾人運送第一批貨物出發去張家口,同行的還有二十名鏢師。在商隊運送的貨物當中,除了一些蒙古人能用的上的白酒、食鹽和茶葉之類的商品外,當然也有少量的違禁品,比如熟鐵。
不管什么時候,走私永遠都是暴利的象征。
又幾天后,張獻忠帶著一百鏢師和一百峨眉派弟子也出發了。走的時候,劉學給郭凱和趙四各寫了一封信讓張獻忠帶過去。信里寫了,張獻忠以后便是遼東的負責人,郭凱為副輔助張獻忠。
現在的遼東,后金人退去后,郭凱便帶人開始了筑城的工作。他們在城池附近修建磚窯,然后就地取土燒磚。燒出來的磚筑城,挖土留下的大坑正好可以作為城池的護城河。
在趙四等工匠們的努力勘探下,他們在遼東的大山里又相繼發現了幾處石灰石礦。有了這些石灰石礦,就省的再千里迢迢的從關內運水泥了。
筑城隊已經分兩批出關了一萬三千來人,郭凱又從關外的遼民中招募了差不多一萬多人,將近三萬人的筑城隊如螞蟻般在遼西的大地上忙碌。由于人手足夠多,可以同時有兩三座城堡進行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