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國古代,一些大戶人家和大臣,尤其是權勢滔天的大臣大多會豢養一些死士,目的就是讓這些死士做一些見不得人的事情,或者是保護主家的安全。
死士就是敢死之人,在生產力不高的古代,死士是很常見的。有的死士是從小培養的,但大多數的死士僅僅是靠金錢維系的。在吃不飽的年代,有人給你飽飯吃,給你銀子花,你用命去報答對方,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就像劉學招募的那些難民,如果劉學不招募他們,他們中相當一部分人都會餓死。可是劉學招募了他們,給了他們工作,讓他們吃上了飽飯,偶爾還能吃上一次肉,甚至還能掙銀子,還能養家。不夸張的說,如果劉學讓他們去殺人放火,他們肯定會毫不猶豫的去殺人放火。劉學給了他們如此大的恩情,他們何以為報?唯一條命而已。
張家經商已經好幾代人了,而且張家已經做到京師最大糧商的程度,他的家里肯定會豢養死士。張家不但會豢養死士,而且他家的死士一定會有相當一部分是從小養到大的那種,因為張家有足夠的時間去培養這樣的死士。
“好吧。”猶豫了一會兒后,張阿光艱難的答應了劉學借人的事情。豢養死士并不是合法的事情,但是大家都養,只不過誰都不說而已。家里養了死士肯定是要瞞著官府的,現在劉學要來借死士,那張家的秘密會毫無保留的暴露在劉學的面前。另外,如果不出意外,劉學一定會當皇帝的,自己家豢養死士的事情讓皇帝知道了,那以后張家將如何自處?
“張家的命運早已和殿下捆綁到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如今有威脅到殿下生命的事情,老夫自然不會坐視不管,今天老夫就將張家的兩百名死士交給殿下了。”張阿光既然已經決定將死士交給劉學,自然不會拖拉,他起身把管家張大明喊了過來。
“老爺有何吩咐?”張大明問道。
“大明,去把文山叫來。”張阿光說道。
“文山?老爺……”聽到張阿光當著劉學的面要見張文山,張大明驚訝的看了劉學一眼,然后他又看向張阿光,那意思是老爺當真要當著姑爺的面見張文山?
張阿光怎么會不知道張大明的意思,不過事已至此,劉學求到他頭上了,他怎么能拒絕呢?
“去吧。”張阿光說道。
“是,老爺。”張大明答應一聲,轉身離開了屋子。
張家一共豢養了兩百名死士,這兩百人都是張家收養的孤兒,或者是張家家生子的第二個,或者第三個兒子。像花錢招募的江湖人士,在別人眼里是死士,但張家很少用這樣的人,除非自己養的那些死士不夠用的時候才會用到他們。
張文山就是張家的家生子,他父親,他爺爺,他太爺爺,他太太爺爺……總之是自從張家發家開始豢養死士后,張文山的祖輩們就是張家的死士首領。以前張文山家不姓張,是后來改為張姓的。
張家一共豢養了兩百名死士,執行任務的時候會有一些損失,而每隔一定的年限也會補充進去一些。所以,經年累月下來,到今天張家的死士數量是一百八十七人。
“見過老爺。”張文山長的并不高大,不到一米七的個頭,體型也很瘦小,劉學估摸著張文山的體重最多也就一百二十斤不到的樣子。可就是這么一個瘦小的人,他的眼睛放射出的目光猶如實質一樣,走路的時候都給人一種生人勿近的感覺。
“文山,這是黛玉的夫婿,也是當今圣上的親弟弟信王殿下。”死士是很少參與到張家日常的生活中來的,所以他只知道張黛玉嫁入了信王府,但并沒有見過劉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