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在京師,在皇宮里,劉學正在給兩百多名皇宮護衛上課。幾天前,劉學和陳丁當說了要他們脫離峨眉派,留在皇宮做侍衛的事情,陳丁當沒有替所有人做主,而是將決定權交給峨眉派眾弟子自己去選擇。本來說兩天就出結果的,但這事卻拖了好幾天。最終,一百峨眉派弟子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后,有二十幾人離開了。在離開的人中,外門弟子占了絕大多數,內門弟子中只有一人離開。
一百峨眉派弟子走了二十多人,留下來的有七十四人,這其中,肖榮榮師兄弟幾人全部留了下來。
一百八十七名死士,加上七十四名峨眉派弟子,一共是二百六十一人,再刨除林苗苗,所剩下的這二百六十人就是劉學在皇宮能住下去的最大倚仗。有了這批自己最信任的侍衛,劉學當然要給他們最好的武裝了。于是,在終于能閑下來后,劉學把二百六十人都集合起來,然后他當著所有人的面取出了一支ak74步槍。
“陛下,這是何物?看著怎么這么奇怪呢?”劉學把步槍拿出來后,站在他身邊的肖榮榮好奇的問道。
“這是朕發明的步槍,就是火銃更新換代許多次后的產物。”一邊給肖榮榮解釋著,劉學檢查了一下槍支,然后他拉了一下槍栓。
“步槍?火銃?”看著劉學手里那個將近一米長的玩意,肖榮榮睜圓了眼睛仔細的看了起來。
檢查完步槍,劉學端起步槍擺好瞄準姿勢,接著他閉上一只眼睛,朝兩百米外的槍靶瞄了瞄。當三點連成一線后,他果斷的扣下了扳機。
砰的一聲清脆的槍響過后,兩百米外的槍靶上立刻出現了一個彈孔。顯然,今天劉學并不打算只開一槍,所以接下來他連續扣動扳機,砰砰砰的槍聲連成了一片。每次槍響過后,遠處的槍靶上就會應聲出現一個彈孔。
一個滿彈匣是三十發子彈,三十聲槍響過后,兩百米外的槍靶上的彈孔連成了一片,有些甚至是重疊在了一起。
當劉學打空一個彈匣,準備換上一個新彈匣的時候,肖榮榮施展輕功,很快就將兩百米外的槍靶給拿了過來。
槍靶展示在眾人面前,只見原本平整的槍靶表面,此刻已經是彈痕累累。
“陛下,這,這火銃能連發?而且打的還這么遠?”張文山目瞪口呆的看著那個槍靶,一臉的難以置信。張文山是張家的死士首領,對火銃并不陌生,當初在深山里接受訓練的時候,他就親手打過火銃。只是,劉學手里的火銃與他之前訓練用的火銃,相差也太大了。
先不說這個火銃更加的小巧,就說這射速和射程,簡直恐怖的可以。舊式火銃一分鐘能射擊幾次?三次,還是兩次?而這個叫步槍的火銃呢,他只看到劉學不停的扣動扳機,沒有哪怕一息的停頓。再有就是這恐怖的射程和命中率,這可是將近七十丈遠啊,三十次射擊,幾乎每一次都能命中目標。而舊式火銃呢?超過二十丈能打到人身上就念阿彌陀佛了,至于殺傷力?那就只能呵呵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