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兒都不浪費,因為它的速度比戰馬還要快,所以不管是追擊敵人,還是撤退,又或者是把士兵運到關鍵的地方打仗,這個東西都非常好用。而它比你們來的時候坐的卡車好的一個地方就在于它有武器,可以一邊跑一邊攻擊敵人。”劉學解釋道。
“這么說來這真是個好東西,以后遇到韃子的騎兵都不用害怕了。他們過來又打不到我們,我們則可以在車里攻擊他們。他們要是逃跑的話,咱們可以一邊追,一邊揍他們,更解氣的是,他們還跑不過咱們,哈哈哈………真是太好了。”有個侍衛說道。
“好了,一會兒大家輪番上來熟悉一下裝甲車內部的情況,稍后朕會教你們怎么使用它。”劉學說道。
“好哦。”眾人興奮的歡呼了起來。
btr-60裝甲運輸車其實是一款非常簡單的裝甲車,它沒有很復雜的操作,炮塔也很簡單,炮手只需要在車里通過操作桿和按鈕操控炮塔的轉向和射擊即可。因為肖榮榮等人都會開車了,所以一開始都是他們在教其他人學習開車,而其他沒事做的侍衛則是熟悉著裝甲車的內部。
時間過的很快,眼看著太陽就要到正頭頂了,該吃午飯了,于是眾人又上車開回了皇宮。
剛回到宮里準備和周玉鳳四女吃飯,王承恩進來了。“啟奏陛下,大名府知府盧象升到了。”
盧象升,字建斗,又字斗瞻、介瞻,號九臺,南直隸常州府宜興縣人,著名的抗清名將。其創立的“天雄軍”悍不畏死,戰斗力極強。
崇禎二年,也就是1629年,后金新汗皇太極帶兵避開寧錦防線,借道蒙古,從喜峰口入關,京師戒嚴,史稱“乙巳之變”。盧象升招募一萬兵馬入京勤王,由此登上歷史的舞臺。
崇禎三年,盧象升升任右參政兼副使,外出整頓大名、廣平、順德三府兵備,得兵數千組建了“天雄軍”。
盧象升組建“天雄軍”后,東征西討,數次大敗農民軍,因其作戰勇猛,且悍不畏死,因此被農民軍稱為“盧閻王”。打完農民軍后,盧象升被升任兵部左侍郎,總督宣府、大同、山西的軍務。
崇禎十一年九月,后金軍分兵兩路再次叩關而入,盧象升帶兵前去勤王。就在這年的十二月,盧象升帶兵進駐巨鹿的賈莊,由于監軍高起潛的見死不救,盧象升被數萬后金軍圍困。在蒿水橋,盧象升督軍力戰數萬后金軍,甚至親率親兵躍馬沖陣,最終身中四矢三刃,壯烈殉國。
坐在餐桌邊,手里拿著筷子回想了一下記憶里與盧象升有關的信息后,劉學輕輕放下筷子,然后從桌子上端起兩盤菜,朝王承恩說道:“承恩,把這兩盤菜,你再拿兩碗飯一起去給盧象升送過去,就說這是朕賞賜給他的。”
“是,奴婢這就給盧大人送過去。”王承恩應承了一聲,然后拿起一個食盒,在紅花的幫助下把兩盤菜放進食盒里,翠花則把她剛盛好的兩碗飯也放進了食盒里。
“王公公,請稍等一下。”王承恩把食盒收拾好,轉過身剛要走,周玉鳳叫住了他。
王承恩轉回身,說道:“不知娘娘有何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