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一個消息突然從京營內傳播了起來。消息說皇帝有意要把訓練完成的京營派到遼西去鍛煉一番,以增強京營的戰斗力。
這個消息一經傳開,勛貴們又慌了,他們把子弟送進京營是去混資歷,混前途的,可不是讓他們去打仗的。讓勛貴子弟們到遼西去和建奴玩命,開什么國際玩笑呢?
消息傳開后不久,那些剛花了上千銀元好不容易把子弟留在京營的勛貴們傻眼了。尼瑪啊,早知道會這樣當初就不花錢讓家里的孩子留在京營了。后悔歸后悔,但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的,雖說進入京營的都是不能繼承自己爵位的兒子,但那也是兒子啊。
“賢侄,嘿嘿,世叔又來找你了。”還是成國公朱純臣,還是一副賤兮兮的表情。面對眾多的勛貴,張之極笑臉相迎,然后他伸出一根手指說道:“這次周遇吉漲價了,想離開京營可以,一萬銀元。”
“什么?一萬銀元?他周遇吉怎么不去搶?”聽完張之極的報價后,勛貴們臉上的肉抽搐了幾下。尼瑪真黑啊,這簡直是黑到家了。
“高嗎?世叔,文秉的命還不值一萬銀元嗎?”張之極反問道。
一萬銀元確實不是一個小數目,但是對于這些延續了兩百多年的勛貴們來說卻也算不上很多,所以盡管很不情愿,但最后大部分人還是交了錢的。
有交錢的,就有不交錢的,當然不交錢的并不是說家里拿不出這些錢,而是他們的子弟有骨氣,或者說比較自大,覺得自己當兵就是為了殺敵立功。以前他們沒機會上戰場也就罷了,現在好不容易有機會了,怎么會退出京營呢?
對于這些執拗的孩子,勛貴們也有些無奈,最后經過一番爭執,大多想要留下的勛貴子弟都如愿以償了。
留下的畢竟是少數,所以這一次劉學又賺到了上百萬的銀元。
錢是好東西,做許多事情都是離不開錢的,就比如現在,劉學想要成立大明的研究院就需要大量的金錢來支撐。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想推動社會進步,是離不開科學技術的。劉學能在現代和大明兩個世界之間自由穿梭,他可以把現代社會的技術拿到大明來用,事實也是如此,他從現代弄來了大量超越大明科技水平的東西。說白了,擁有了劉學的大明就和現代的某些非洲國家一樣,他們可以從其他國家購買各種現代化的武器和設備,但受限于本國的科技水平,這些國家卻無法生產甚至是修理這些高科技設備和武器。
目前來說,除了火柴和水泥這樣不需要太多技術的東西能在大明就地制造,像汽車、發電機等物則無法在大明生產。劉學并沒有推動大明科學技術發展的想法,他建研究院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研究并量產一些他想要的東西。比如后裝紙殼彈步槍和栓動步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