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回頭你想個辦法提高一下金子和銀子的兌換比例。咱們的銀子越來越多了,以后等把全大明的銀子都收上來,那得建多大的庫房存放啊?與銀子相比,金子更加的珍稀,數量也比銀子少太多了,儲存銀子不如儲存金子來的方便。”劉學沒有強行讓大明執行金本位制,他相信經過自己的改變后,大明不會再像原本歷史中的大清那樣讓西方國家吊打了。
“陛下說的還是挺有道理的,臣妾回去就琢磨一下這件事,趁著新幣還沒在全大明發行,要盡早把這件事情落實下來。”張黛玉思考了一下劉學說的,然后點頭表示贊同。
大抓捕的第二天,黃立極帶著一家老小乘著馬車離開了京師。與此同時,魏氏內閣剩余的施鳳來、張瑞圖和李國木普(bang)三人幾乎同時上書告老。對于這個事情并沒有引起太多人的關注,任誰現在都知道乾圣皇帝是要扳倒閹黨的,這三人也算是閹黨成員,不殺不抓就不錯了,估計他們也會和黃立極一樣回家養老吧。
但是,告老的奏章遞上去好幾天也沒見回信,慢慢的這件事就被人們遺忘了。直到過了年,乾圣元年一月份的時候,皇帝一道旨意下來,令三人主持《永樂大典》的抄寫一事,人們這才驚覺過來,施鳳來三人竟然沒有告老回鄉養老。
大雪一連下了三天,地上的積雪都能沒過膝蓋了,氣溫也陡然降到零下二十多度。倒閹行動僅僅持續了兩天的時間就結束了,期間沒有發生任何不可控制的事情。行動結束后,雖然魏忠賢并沒有如預料中的那樣被殺頭,但閹黨核心人員已經盡皆被殺被抓,而其余人員也多已用上書彈劾魏忠賢的行動劃清了和閹黨的界限。
從乾圣皇帝登基開始算起,連上最早被砍頭的李夔龍等人,前后已經有二十多差不多三十人被殺和被抓進詔獄,閹黨這棵大樹算是徹底倒塌了。
外廷的閹黨高層被梳理了一遍,內廷二十四衙門的掌印太監也幾乎被換了一個遍,最早跟在信王身邊的那批宦官也大多一步登天坐上了他們夢寐以求的位置。王體乾因為很早就投靠了懿安皇后張嫣,劉學不好意思動她的人,于是只好委屈曹化淳繼續當司禮監秉筆太監,不過王體乾也很懂事,雖然當著掌印太監,但司禮監的事情他一概不插手。王承恩被提拔為司禮監隨堂太監,時刻跟隨在劉學身邊。像高起潛,杜勛和張彝憲等人也都當上了二十四衙門中的某一個部門的掌印太監。
明末正處于小冰河時期,冬天的溫度要比往常年份低許多,像現在剛下了三天三夜的大雪,溫度就直接降到了零下二十多度。如果是往年的話,在這個溫度下,那些沒有棉衣棉被,甚至連取暖用的柴火都不足的百姓家,每天從城里拉出城掩埋的沒有一百,也有幾十啊。可是今年,到目前為止,還沒聽說誰家有人凍死了。
夏收過后,許多閑下來的百姓便到修路隊找工作,而劉學給馬三的命令是來者不拒,只要是肯干活的,都要。于是,到下半年的時候,修路隊的人數一下陡增到數十萬人。人多了,除了要花的錢多了以外,修路的進度也明顯加快。
人少的時候,修路隊就是一點一點的修,等人多了,修路隊開始采取蛙跳的模式,多點開始修路。預計明年才能修通的北京城到天津衛的道路,天氣剛剛轉冷的時候就修通了。
“陛下,這位就是湯若望先生。”天晴之后,劉學去大明研究院找徐光啟談后裝紙殼彈步槍的事情。由于研究院剛剛成立,還沒有正式的場所,所以劉學找了處離皇宮比較近的大宅子充當研究院的臨時場所。
“德意志人湯若望見過尊貴的大明皇帝陛下。”剛來到研究院,站在徐光啟身邊的湯若望便跪下給劉學磕頭。“感謝陛下為主做的事情,主會祝福陛下,祝福大明的千萬百姓的。”
“湯先生,朕對你早有耳聞,今日有幸一見,朕也很是高興,湯先生請起吧。”明清兩朝,許多西方傳教士來到中原大地,來傳播主的福音。在眾多傳教士中,利瑪竇、湯若望和南懷仁是名聲最大的幾人,像鄧玉函、龍華民等人的名聲就稍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