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了一通后,沈煉一口便喝干了一整杯白酒,頗有種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氣概。另一邊,劉學端起酒杯猶豫了一下,然后也一口干了。將酒杯放下,劉學說道:“今天咱們不談公事,只聊一聊私事,如果你們真的想聊公事,那就等吃完朕的生日蛋糕再說。”
劉學一句話便堵住了其他人的嘴。在坐的都是劉學還在信王時就與他相識的一幫舊人,是他穿越到明朝后最先接觸到的一批人,在心理上,他更愿意將這些人當成朋友,而不是臣子。
等宮女把酒杯滿上后,劉學端著酒杯說道:“今天是朕的生日,朕最大,這樣朕先打一圈。”
說完,劉學扭頭朝侍立在一旁的王承恩說道:“承恩,你過來。”待王承恩過來后,劉學讓宮女給王承恩也倒了一杯酒。
“承恩,你我二人相伴的時間最長,長過朕與任何人在一起的時間,所以,這第一杯酒朕敬你。”劉學朝王承恩舉了舉酒杯,然后一仰脖喝干了酒。喝完后,劉學把酒杯倒過來抖了抖,以示酒一滴不剩。
“陛下,奴婢,奴婢……”被皇帝敬酒,王承恩又是害怕又是激動,嘴皮子都不利索了。
“喝了它。”劉學看著王承恩說道。眾人看向身體有些發顫的王承恩,一個個心里既有感動,又有些微的嫉妒。和皇帝吃飯在中原王朝的歷史上并不少見,但能和皇帝坐在一個桌子上,共吃一盤菜的榮譽怕是沒幾個人擁有,而被皇帝敬酒,那更是聞所未聞了。
能被皇帝敬酒,能成為皇帝敬酒的第一個對象,這是什么?這是榮耀,這是能當傳家寶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的至高無上的榮耀。
此時,眾人看向王承恩的眼神都有些不一樣了。皇帝敬的第一杯酒的對象竟然是王承恩,這說明王承恩在皇帝心里的地位比在座的其他人都高,這也變相的向眾人傳遞了一個信息,王承恩才是皇帝面前的第一紅人。
王承恩激動的把一張臉憋的通紅,他強自忍著喝干了酒杯中的酒,然后撲通一下跪在了地上。
邦邦邦,一連三個響頭,然后王承恩紅著眼睛流著淚退下了。
沒有人知道王承恩為什么要這么做,只有他和劉學兩個人明白,這是劉學真正的原諒了王承恩被魏忠賢派來做奸細的事情。
劉學敬的第二個人是沈煉,他端著酒杯說道:“朕非常懷念在牛家莊祠堂和你的那場夜談,朕想應該就是那一次,讓你我二人化敵為友。來,多的不說了,都在酒里。”
“都在酒里。”沈煉很豪邁的說了一聲,然后二人一起喝干了杯中酒。
第三個劉學敬的是馬三,從第一次到信王府做工,到如今管理著數萬數十萬人的勞工隊伍,馬三就像做夢一般,只是到現在為止他還是一個平頭百姓,沒有被封個一官半職的。盡管不是官身,但馬三從未怨恨過劉學,他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他知道自己今天的一切都是劉學給的,所以他一直在全力以赴的工作。
“馬三哥,來,一切盡在不言中。”
酒到杯干。
敬完馬三,接下來便是郭亮,然后是任非凡、肖榮榮師兄弟幾人、張文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