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道菜,番茄炒雞蛋。”第一道菜剛上完,等在外面的傳菜宦官便又排著隊進來送菜。
“第三道菜,宮保雞丁。”
“第四道菜,松鼠魚。”
“第五道菜,土豆燉牛肉。”
第六道菜……
第七道菜……
一隊隊宦官如穿花蝴蝶一樣進進出出,然后參與宴席的每個人面前的小桌上就擺滿了一道道菜肴。青花瓷的小菜碟個不大,里面盛放的菜品也很少,基本上幾筷子就能吃完。但是十道菜加起來量也不小了,一般人都是夠吃的。
今天的宴席是劉學精心設計的,菜品都是這個時代所沒有的,而酒也是自己那個小酒廠出產的六十三度白酒。雖然是小酒廠出的酒,但在這個時代,這種味道還不錯的高度酒算的上是美酒了。
美酒配佳肴,這會讓前來朝貢的各藩屬國使臣對大明更加的畏懼。誰說讓人畏懼的只有軍力?精美的菜肴和醇香的美酒同樣能彰顯一個國家的強大和富饒。
吃美食喝美酒怎么能少了音樂呢?有了音樂舞蹈自然也不能少,所以當酒菜上桌后,教坊司的樂手便奏起了樂,舞女也跟著翩翩起舞。
“諸位愛卿,時值新春,朕敬諸位愛卿一杯。”劉學端起酒杯,朝眾人說道。
“謝陛下。”所有大臣和藩屬國使臣端起酒杯,朝劉學道謝。然后,所有人都是衣袖掩面,一口喝干了酒杯中的瓊漿。
嘶,喝完酒后,許多人發出了吸涼氣的聲音,伴隨著的還有咳嗽聲。六十三度的白酒入喉就如一道火線般火燒火燎的,那些還沒有喝過高度白酒的人不是倒吸涼氣,就是劇烈的咳嗽起來。
咳嗽完,人們還是由衷的贊嘆一聲美酒。
高度白酒和這個時代只有一二十度的酒根本就不是一個東西。
有了劉學開頭,接下來便是熱鬧的酒宴了,眾人互相敬酒,基本上都是酒到杯干。
“這真是牛肉?”宴席的角落里,兩個使臣在那竊竊私語。其中一個使臣夾了一塊牛肉放在嘴里咀嚼,咽下后他朝身邊的另一人問道。
被問之人吃的第一口食物同樣是牛肉,但他同樣不敢確定吃進嘴里的肉就是牛肉。在古代,在以農耕為主的國家里,牛肉是禁止被食用的。明朝法律規定,屠牛者杖打一百,判一年半,流放一千里。所以像電視里演的那種去酒樓吃飯張嘴就來幾斤牛肉的,基本上都被官府抓了。
大國牛多,死的也多,祭祀用的也多,貴族還有機會吃到,但是小國就不行了,即便是貴為使臣,他們半輩子吃過牛肉的次數也是屈指可數的。這便難怪這兩個坐在角落里的人猜測他們吃到的是不是牛肉了。
“安南阮雄見過陛下,感謝陛下的盛情款待。”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后,一名外國使臣起身朝劉學施了一禮,說道:“正值新年,外臣祝陛下新年快樂。今次外臣代表我國向大明朝貢,特給陛下帶來了一些禮物,還請陛下笑納。”
阮雄話音剛落,又有一人站了起來,他伸手指著阮雄大罵道:“你個亂臣賊子,我才是安南使臣。”這人罵了阮雄一句,然后轉身朝劉學施禮說道:“陛下,外臣鄭友,外臣才是安南使臣,他只不過是我安南叛徒,不能代表我安南。”
阮雄一見鄭友罵他,他立刻回嘴道:“阮氏是叛徒?哈哈哈,真是笑話,你鄭氏囚禁國王,我阮氏乃是我主之忠臣,自然要起兵勤王,我們這是清君側。。看看你們鄭氏,前有鄭檢,后有鄭松,哪一個不是奸詐小人?哪一個不是昏庸無能?他們怎能代表安南,我阮氏才是安南正朔,你們鄭氏只不過是竊國之賊。”
就這樣,阮雄和鄭友在大殿上指著鼻子對罵了起來,其余眾人都成了看客。
“兩位使臣稍安勿躁,稍安勿躁。”見鬧的有些不成體統,孫承宗起身制止了罵的正嗨的兩個人。“來者皆是客,二位使臣有什么事情可以私下里解決,這里是皇極殿,今天是陛下宴請諸位使臣的日子,二位在這里如此行徑豈不是辱沒了貴國的國體?還請二位不要再對罵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