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進百步,張獻忠命令四分之一的火炮開炮,與此同時,后金步弓手拉開大弓進行拋射。
轟,隨著火炮的顫抖,一枚實心的鐵彈飛快的朝沖鋒的后金兵飛去。
噗,啊……
實心的鐵彈還發著紅,一炮下去就在后金軍中打出一條血胡同,凡是在這血胡同里的人和物都會灰飛煙滅。
咚咚咚……火炮不斷的發射,給后金軍造成了一定的傷亡。反觀后金軍拋射的箭羽呢,因為距離過遠,箭矢從空中落下的時候,裝備著半身甲和鐵盔的明軍士兵微低下頭,叮叮當當,一陣金鐵聲中,箭矢紛紛彈落地上,只有少數倒霉的明軍被箭矢射傷,至于陣亡的幾乎是沒有。
對于明軍的裝備,劉學想的是全火槍的裝備,一開始他想模仿現代軍隊讓明軍只穿布衣,這樣能極大的減輕明軍的個人負重。但在詢問過曹文詔和秦良玉等百戰將軍后,劉學從現代定制了覆蓋上半身的半身甲和帶檐的鋼盔。這樣裝備既增強了士兵的防御能力,又極大的減輕了士兵們的負重,至于戰斗中傷到四肢什么的,在抗生素的加持下,明軍的死亡率會下降到一個極低的程度。
敵進七十步,又四分之一的火炮加入轟擊后金軍的序列。后金軍加快前進的腳步,他們要快速接近明軍,讓明軍的火炮失去作用。
敵進五十步,所有火炮開火,第一排火槍手點燃火繩,扣動扳機。砰的一聲,第一排火槍手打出了他們的第一槍。打完后,他們原地開始給鳥銃裝填。
與此同時,第二排火槍手在軍官的指揮下點燃了火繩。砰,第二排火槍手擊發。然后是第三排火槍手齊射,再然后是第一排火槍手齊射。
……
三排火槍手交替射擊,彈丸如雨一般飛進沖鋒的后金軍中。彈丸打到楯車上,楯車震動,揚起灰塵。由于新式鳥銃使用的是炸藥,在增加射程的同時也增加了彈丸的威力,以往楯車能防御住鳥銃的彈丸,但今天,楯車再也防御不住新式鳥銃的彈丸。
噗嗤,噗嗤,啊……
彈丸穿透楯車,擊打在楯車后面的后金軍士兵的身上,頓時慘叫聲響徹整個戰場。
“報大汗,南蠻子的火銃穿透了楯車,我軍死傷慘重。”傳令兵跑到督陣的皇太極跟前,跪地稟報道。
不用傳令兵說,皇太極已經看到戰場上發生的變化,他沉聲說道:“傳令,拋棄楯車,全軍加快沖鋒速度。”
不等皇太極的命令傳達到,久經戰陣的濟爾哈朗便做出了和皇太極一樣的判斷,然后他命令全軍拋棄沉重的楯車,加快沖鋒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