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來鹿兒島的路上,坂本次郎這個土著將鹿兒島附近的情況都說了一下,包括哪里有炮臺,哪里有軍營,駐軍又是多少。
你看,不管什么時候,帶路黨的作用都是很大的。坂本次郎就是劉學拋出去的磚頭,能不能引來玉那就看運氣了。
咚……
十幾艘戰艦保持著隊形緩慢的在海面上航行,大帝號的130毫米主炮抬起了頭。咚的一聲響,一顆130毫米的炮彈離開炮膛,朝幾公里外修建在櫻島上的炮臺一頭扎了下去。
轟,得益于海平面上沒什么波浪,130毫米艦炮首發命中。在炮彈巨大的爆炸力下,炮臺上的大炮底座被炸飛了一大塊,重達幾千斤的大炮也被從底座上掀了下來。
咚咚,首發命中后,另一門雙聯裝的130毫米艦炮也怒吼了起來。
咚咚咚,在130毫米艦炮發威的同時,76毫米的艦炮也開火了。
霎時間,十幾顆炮彈將櫻島上的炮臺犁了一遍。爆炸過后,地面上留下一個又一個巨大的彈坑,坑底的焦土散發著刺鼻的硝煙味。兩個炮臺全部被炸,幾門大炮要么被炸爛,要么被炸的東倒西歪的,駐守在炮臺附近的炮兵和保護的炮臺的步兵也被炸的哭爹喊娘。
在巨大的爆炸聲中,一艘登陸艦沖灘成功。前舌門打開,十幾輛裝甲車和一個連的御林軍士兵開始朝炮臺附近的軍營發動進攻。
“留下一艘導彈艇,其他艦只繼續前進。”攻打櫻島上的炮臺只是為了清掃艦隊前進的障礙,鹿兒島城才是劉學這次的目標。
艦隊緩慢的向前航行,很快,艦隊就駛進了鹿兒島城和櫻島之間最狹窄處的航道。
鹿兒島城,島津氏當代當主島津忠恒(又名島津家久)早已得到了一支龐大艦隊到來的消息。雖然不知道來的是什么人,來的目的又是什么,但島津忠恒還是按最壞的結果做了布置。
“命島津久元帶所有戰船速速來援。”島津家的封地三面臨海,所以島津家對艦隊的建設還是很重視的。在鹿兒島城往北的海港里,有一支近兩百艘戰船的艦隊駐扎在那里,海軍的統領便是島津久元。
“樺山久高,我命你監督全軍,隨時準備戰斗。”發出調動水師的命令后,島津忠恒又讓他的心腹樺山久高統領全軍,隨時準備與突然出現的艦隊作戰。
據《島津國史》記載,元和年間,島津忠恒曾和樺山久高等人一起校閱軍眾,鹿兒島一共有:騎士三百人,徒兵三千五百人,軍健八千二百五十人,游兵千五百人,人夫五千人,長年水手五千人,合二萬三千一百人。旗三百八十桿,鐵炮八千五十,弓二千五十,槍二千五百。
兩萬三千人中就有八千零五十支鐵炮(火槍),百分之三十五左右的比例,這已經很高了。
除了以上駐扎在鹿兒島城附近的軍隊外,在薩摩藩其他的地方還駐扎有一萬兩千二百多人,共計三萬五千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