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圣明。”郭亮躬身說道:“陛下覺得派多少人合適?”
“一個營足矣。”劉學說道:“每個布政使司派一個營的御林軍過去,屆時朕會讓兵部發文,著各布政使司的都指揮使配合這一個營的御林軍。”
“是,陛下,臣回去后立刻著手安排此事。”郭亮說道。
“老馬,你派一些工匠一起跟著過去,修建完軍營后,就留在當地修路吧。至于費用,就統一到南京支用,朕會給南京的葉問天發電報的。”南方多山,更需要修建公路,如今馬三手底下的修路隊人數已經突破了二十萬,派一些人到南方去對北方的修路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是,陛下。”馬三應道。
最后,劉學看向一旁的王德化。王德化是信王府的管家,劉學把魏忠賢派到南方去禍害富商后,王德化接手了京師的東廠。
“王德化,你調派一些人手到南方去,在那邊建立情報網的同時,著重關注一下御林軍訓練國防軍的事情,有誰膽敢阻撓,不管他是誰,立刻將其抓捕,絕不姑息。”
“奴婢遵旨。”
“陛下,天津衛皇家海軍電報。”郭亮和馬三三人剛走,翠花就來了,她遞給了劉學一封電報。
電報的內容很簡單,就是海軍基地的油料儲備不足了,希望劉學能多送一些油料過去。
從倭國回來后,劉學在天津衛的皇家海軍基地留了多艘艦艇,目的是讓皇家海軍的士兵們多操練操練,好熟練操控艦艇作戰。
眾所周知,戰艦都是吞油獸,出海訓練一次消耗的油料都是一個天文數字。再加上日漸增多的農用和運輸車輛,油料的消耗與日俱增。與每天都增加的油料消耗相對應的是牛家莊的煉油廠每天煉出的油料基本都是固定的,即便有些許增加,這個增加的幅度也遠遠抵不過消耗量的增加,因此,煉油廠的油料儲存量是越來越少。
目前煉油廠的原料大多是從陜西等地運送過來的,路途遙遠不說,那些自流井的產量也不是特別高,因此想要短時間內增加煉油廠的原油供應不太現實。鑒于此種情況,劉學覺得該是開發自己家鄉石油的時候了。
從京師出發,一直往南走大約一百三十公里便是劉學的老家雁翎市,華北石油的總部便在這里。華北油田是華國非常有名的一個油田,在1979年的時候,油田的年產量就達到了1700多萬噸,占當時全國原油產量的近五分之一。
在雁翎市不算廣袤的大地上,一個個磕頭機(從地下抽取石油的機器)不停的把石油從地底抽上來,然后通過埋藏在地下的管道輸往煉油廠。
在劉家村,也有幾個磕頭機的存在,那是進入二十一世紀十幾年后才有的,而在世紀之前,財大氣粗的華北油田總部根本看不上劉家村地底埋藏的那點石油,根本沒有進行開采。直到新世紀后,隨著華北油田資源的枯竭,那些以前看不上的石油才被開采出來。
可能是劉家村地底的油不多,又或者是埋藏的太深,因此劉家村沒有建輸油管道,只是每隔幾天就會有運輸石油的罐車來把開采出來的石油拉走。
出京師往南的道路修了快一年了,此時的道路早已修到雁翎市,并繼續往南修了。這是一條貫通南北的大動脈,按劉學的想法是一直要修到廣州一帶的。
一支車隊沿著修好的柏油路一直朝南開,路上能看到一輛輛貨車和馬車,還有沿著路邊輔道行走的行人。
這條高標準的公路是雙向六車道,加上中間的隔離帶一共是二十四米寬。在分出快慢車道和非機動車道后,劉學又在非機動車道的另一側增加了一條輔道。快車道允許小車和貨車臨時超車用,慢車道允許貨車和小車超車用,非機動車道允許馬車和自行車行駛,輔道只允許行人步行,至于摩托車,則是可以在兩條機動車道行駛。輔道寬兩米,輔道和非機動車道之間有一米的隔離帶,加起來這條公路一共是三十米寬。
也許有人會認為在這個機動車能用手數過來的年代,修一條三十米寬的公路,簡直是浪費。但是如果你知道這條路在鋪設柏油之前的寬度你就不會這么說了,六十米,在修路之前,這條通衢大道的寬度是六十米寬,雖然它的路面崎嶇不平,但它足足有六十米寬,在路的兩側還有排水渠,每隔一段距離甚至還建有供行人休息用的亭子。
就問你神奇不神奇,驚喜不驚喜?
車隊的速度并不是很快,因為總有些不守規矩的人橫穿公路,又或者是有拉車的牲口撒歡跑到機動車道上來。透過車窗,劉學朝外面看去。這個年代的森林覆蓋率還是很高的,即便是這里都是平原,只要稍加開墾就可以耕種,但時不時的就能看到大片的森林。
行駛了兩個多小時,車隊進入了雁翎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