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勞斯萊斯的母公司維克斯集團宣布要出售旗下的勞斯萊斯和賓利汽車,寶馬和大眾這兩個同樣來自德國的車企都有意收購勞斯萊斯,于是兩個公司開始競爭。
1998年3月30日,維克斯集團宣布寶馬汽車將以10億馬克的價格買下旗下的勞斯萊斯。4月份,大眾汽車提高了自己的收購報價,寶馬公司表示不會提高自己的收購價。7.3號,維克斯集團經過股東大會作出最終方案,決定以14.4億馬克的價格將勞斯萊斯賣給大眾公司。
然而,這個時候反轉出現了。勞斯萊斯公司不光生產汽車,它還有發動機業務,而且,勞斯萊斯這個品牌是在發動機公司那邊的。這還不是反轉,真正的反轉是勞斯萊斯發動機公司是寶馬公司旗下的公司。這下樂子大了,大眾公司收購了勞斯萊斯后發現他們可以生產勞斯萊斯汽車,但不能使用勞斯萊斯這個品牌。
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寶馬公司擁有勞斯萊斯的品牌,卻不能生產勞斯萊斯汽車,而大眾公司可以生產勞斯萊斯汽車,卻不能使用勞斯萊斯品牌。最后,雙方經過談判做出如下決定:大眾公司宣布將勞斯萊斯汽車讓給寶馬公司,而寶馬公司則同意大眾公司生產勞斯萊斯汽車直到2003年12月31日。
以上便是寶馬公司和大眾公司對勞斯萊斯汽車爭奪的全過程。如果不出現意外,寶馬公司最終會得到勞斯萊斯汽車,然而不出意外的出意外了。
李建設帶著自己的團隊直飛德國,然后去寶馬公司進行談判。很快,一份合作協議便出爐了。
達成合作后,雙方一同直飛英國,與維克斯集團接觸。
僅僅幾天之后,維克斯集團便再次放了一回鴿子,不過這次是放的大眾公司,維克斯集團宣布寶馬公司以16億馬克的價格收購勞斯萊斯汽車。
簽收購合同的時候是三方簽約的,一方是維克斯集團,一方是寶馬公司,還有一方是來自華國的星馳汽車。正當人們不解為何一個來自華國的公司會參與到收購當中時,寶馬公司和星馳汽車一起開了一個記者會。
“這是我們寶馬和星馳公司簽署的合作協議,我來念給大家聽一聽。”寶馬公司的負責人拿出一份合作協議念了起來。
合作協議一共有四條,第一條是勞斯萊斯收購案將由星馳公司提供80%的資金,寶馬公司提供20%的資金共同完成。
第二條是勞斯萊斯汽車納入寶馬公司旗下,賓利汽車及其位于英國克魯的工廠歸星馳公司所有。
第三條是寶馬公司以一馬克的價格將旗下的路虎和捷豹兩個品牌出售給星馳公司。
第四條是寶馬公司和星馳公司將共同出資成立合資公司,在華國境內建設工廠并銷售生產寶馬汽車。
此消息一出,全球汽車業巨震。華國,一個汽車產業才發展了短短四十多年的國家,竟然一舉獲得了賓利這個百年豪華汽車品牌,人們在震驚之余,更多的是對英國汽車沒落的唏噓。
棒子國,當王傳福得知這個消息后,他更是無比的震驚。他不得不贊嘆老板是真有錢啊,短期內就收購兩大世界著名車企,花費近兩百億元,大手筆啊。
星馳汽車的并購并未停止腳步,留下足夠的人處理收購事宜后,李建設再次啟程。這次他先去了法國,把窮的只剩下一個牌子的布加迪納入公司旗下,接著他又去意大利將陷入經營困境的蘭博基尼給收購了。
至此,星馳公司的大名徹底響徹整個世界,即便是對汽車沒什么興趣的人都知道了星馳公司。這家來自神秘東方國度的汽車企業,這家在短短不到兩個月時間內連續收購六個世界知名品牌汽車的汽車企業,真特么有錢啊,要知道現在的亞洲正在經歷著一場金融危機啊。
在震驚于星馳公司有錢的同時,許多人也在幸災樂禍的等著看星馳公司倒閉。收購六大汽車品牌花掉了將近兩百多億的華元,而這些品牌在后續的經營中肯定還要投入大筆的資金,星馳公司能支撐多久?一個月,還是兩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