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原本也不大,大概就二分地那么大個地兒,因為以前養過魚,后面雙胞胎去縣學后,人手不夠,也就空了兩年。
里面厚厚的一層淤泥,用來作田地倒是挺肥。
水也不深,就表面淺淺的一層。
周邊長滿了雜草,唐母正在收拾周邊黃掉的雜草和新早起來的小綠芽。
大嫂李氏則是抱了泥,準備把田梗再磊結實一點。
唐寧拿著鋤頭,圍著小池子周邊挖了一道小溝,不一會兒,水倒是倒進了她挖的小溝道里。
她又把兩分地規整地分成了六塊,這時候的淤泥都露出了水面,黑黑的卻只有薄薄的一層,唐寧看得心下有些放心,好歹能用,如果后期肥不夠再追些就是了,有了底子就好。
這是塊好地,種水稻,怕地太薄,肥料不足,后面追肥和田地原本就有肥也是有區別的,不然人家也不會說養塊田地需要好幾年時間。
這塊田地不錯,那就說明她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三個人搞兩分地,也就一個多時辰便好了。
唐母看著自己閨女這么干家活,心里是有些心疼的,可這么勤快的孩子,那對她以后要嫁人,是好的,所以就算是心疼,她也忍著。
讓她去做,可沒成想到,這曾經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孩子,硬是做得還不錯,有模有樣的。
唐母心下一個閃光,閨女說的這水稻不會真給種成了吧
李氏看著小妹歸整完這兩分田地,心里倒是沒有疑惑,就是覺得小妹肯定能成。
反正不知道為啥,她覺得行。
三個人收拾好,便回了后院,這青黃不接的時候,也沒啥菜吃,剛種上的菜,快的也才發芽,慢的,還埋在土里,唐寧也看不出來都種的啥。
于是,在后院里,三人一邊用山上引下來的山泉洗手洗腳,唐寧就一邊問著這后院種的都什么菜。
聽李氏說,后院打掃了出來,埋了紅薯,小蔥,過陣子,等天再暖和點,就開始種辣椒、茄子、豆角之類的菜。
唐寧又問“有韭菜嗎”
李氏回道“有的有的,咱們家一直有韭菜,就在那角落里種了些,夠家里吃的了。”
“那咱家進項都有些啥”唐寧覺著自家這好像就是屬于傳統的農耕家庭。
“咱家的豬仔每年都可以出欄兩次,這是一個大的進項,還會抓些雞來賣,還有雞蛋,再來就是如果有余下的糧食,咱爹會留下一部分后再賣一些。”李氏知道唐寧記不得以前的事兒了,所以總是很快地回著她的話。
唐寧歪著腦袋想一想,那這些錢,可能大概也只能維持生計吧
還別說家里有兩個燒錢的學生,在如今這時代,萬般只有讀書高,那上學是非常貴的,唐寧在想,可能家里的收益一大半都供兩個哥哥上學了。
如果再生個病啥的,這個家就會立刻陷入貧困。
那是得增加些收益才好,但做生意唐寧真的不大在行,她在行的就是打理農莊,種地,煮飯。
哦對了,賣買農產品也是可以有些收益的。